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在西方产生的“吧”来到了中国,并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因为“吧”空间自身的经济和文化价值,所以它在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的同时,更成为了人们联系感情和舒展身心的场所,而其对于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追求又很好地迎合了当代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因此“吧”空间的进入很快显现出了自身勃勃的生命力。而在当下城市旧建筑及旧街区的改造中,为了在保护旧建筑、历史文化再利用、盘活地块吸引消费三方面取得共赢,人们多尝试“吧”空间与中国传统建筑融合,造就了很多气氛清雅、新颖别致,同时又在保护传统建筑方面颇有建树的各式各样的“吧”。无论是在红墙碧瓦的北京后海,精致典雅的上海新天地,悠闲安逸的成都廊桥,世外桃源般的丽江古镇,还是在摩肩接踵的桂林阳朔,这种由中国传统建筑改造成“吧”空间的实践比比皆是,它们成为了人们趋之若鹜的旅游热点,成为了城市的鲜活名片,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我们需要正视的是,西方“吧”空间来到中国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这种对于“吧”空间的接纳表现出的更多的是盲目和草率,于是跟风成为时尚。如何更好地引入“吧”空间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在谈及“吧”空间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融合方面更值得我们理性的思考,因为一方面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各种生活体验和理念的介入,另一方面面对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和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传统建筑需要保护,同时也需要获得重生。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西方“吧”空间和中国传统建筑之间融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建筑改造成“吧”大多只是个人行为,设计者大多是小店老板本身,由于其空间设计及综合考量能力有限,对空间的营造和传统建筑的再利用思考不足,改造不够理性,结果造成“吧”空间使用上的不便,对空间意象的表现不足,以及对传统建筑过量的改造,破坏了传统街区的风貌等不良后果,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围绕由中国传统建筑改造而来的“吧”空间为中心展开,对此类“吧”空间的内部空间意象、建筑结构、建筑材料、采光与照明、内部陈设、外部环境、文化符号、对人的感受的影响,以及“吧”街的营造等方面中西融合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总结,并结合案例的分析,阐释二者融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期望能通过理性地将中国传统建筑改造成“吧”来促进“吧”的本土化,让旧建筑焕发新生,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