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应对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曾备受关注,但由于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不具有成本优势,因此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尚未能实现生物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但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生态经济战略的提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微藻,作为第三代生物能源原料的代表,可以以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CO2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能量物质,进一步可
【基金项目】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M505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M-23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应对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曾备受关注,但由于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不具有成本优势,因此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尚未能实现生物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但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生态经济战略的提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微藻,作为第三代生物能源原料的代表,可以以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CO2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能量物质,进一步可以将其加工生产为生物柴油等。此外,吸收的CO2可以进入“碳交易市场”进行销售。然而,现阶段微藻的培养密度和油脂含量仍相对较低,这极大的制约了微藻生物能源的工业化进程。因此,本文以小球藻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养和兼养两种不同的营养方式,以添加植物激素吲哚-3-乙酸(IAA)和LED(发光二极管)调光以及它们的联合为主要策略,同时辅以营养盐浓度优化的方式来提高微藻的油脂产率。同时考察了小球藻生物量、三大组分(蛋白质、多糖和油脂)的含量及产率、营养盐代谢、叶绿素和细胞元素含量等生长动力学和生物能量学参数对上述条件的响应。最终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提高自养培养体系中NaNO3的浓度有助于提高自养小球藻的细胞干重但不利于油脂的积累。当NaNO3浓度为0.75 g/L时小球藻获得了最高的油脂产率,为31.36 mg/(L·d)。兼养培养时,当葡萄糖和NaNO3浓度分别为10 g/L和2.25g/L时小球藻获得了最大的细胞干重(2.783 g/L)和油脂产率(85.08 mg/(L·d))。因此,在后续实验中均采用含有0.75 g/L NaNO3为自养氮源,10 g/L葡萄糖和2.25 g/L NaNO3为兼养的有机碳源和氮源,并称它们为优化后的培养基。(2)生长素IAA和LED调光以及它们的联合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微藻的油脂产率。IAA对小球藻生长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且不同营养方式下IAA的最佳浓度均为10 mg/L。该浓度下自养小球藻获得的细胞干重和油脂产率分别较对照组(优化后的培养基)提高了37.46%和48.72%;兼性培养时细胞干重和油脂产率分别较对照组(优化后的培养基)提高了10.07%和23.38%。LED调光策略也可以有效提升小球藻的细胞干重和油脂产率,其中以蓝光为培养光源时小球藻油脂产率最高,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33.58(自养)和34.42%(兼养)。在IAA协同LED调光策略实验中,以红光培养下小球藻油脂产率的最大值分别为55.72mg/(L·d)(自养)和129.89 mg/(L·d)(兼养),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77.68%和46.81%。(3)通过对自养培养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发现:适宜的IAA浓度促进了小球藻对NaNO3的吸收,提高了小球藻的CO2固定率并对叶绿素的积累起到了积极作用。红光提高了小球藻的NaNO3消耗速率和对硫的吸收,但蓝光却不利于NaNO3的吸收。与此同时,红光和蓝光培养均提高了小球藻的CO2固定化率和细胞生长后期叶绿素的合成能力。(4)通过对兼养培养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发现:IAA的加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兼养小球藻应对营养方式转变时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的现象,并在培养后期提高了叶绿素的含量。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兼养小球藻对碳和氮的吸收。LED调光实验中,红光和蓝光在促进叶绿素合成和氮吸收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正向作用。在IAA协同LED调光实验中发现,红光更利于微藻对葡萄糖的利用,而蓝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密度藻细胞的“光遮蔽效应”,因而,无论是红光和蓝光均促进了小球藻生物量的积累。综上所述,通过接种时添加IAA和LED调光联合策略提高自养和兼养条件下小球藻油脂产率的培养工艺是可行的,对于节约微藻培养成本和推进微藻生物能源的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公路总里程数的增长,公路养护任务也逐渐加重。传统人工检测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如此庞大的检测需求,尽管目前在实际检路过程中数据采集工作已经实现自动化,但是数据后处理工作仍然需要大量人工参与,特别是在道路病害图像自动识别方面。因此,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脱离人工干预实现完全自动的路面病害图像识别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路面
同沉积地裂缝作为地裂缝研究的新方向,与普通地裂缝相比,其发育深度较大,且其深部的破裂形态、剖面结构特征和影响范围等研究尚是一片空白,给城市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未知性。在对西安地区同沉积地裂缝深入调查研究中发现,在不同活动强度区域同沉积地裂缝在剖面上呈现出不同的发育特征。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沉积作用下地裂缝破裂扩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对各地构造地裂缝中存在的同沉积发育特征及同沉
事故黑点鉴别是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最经济、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目前事故黑点鉴别方法众多且各具适用性,方法大多过程繁琐且工作量巨大,如何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快速识别交通事故黑点路段,是交通管理与运营维护部门持续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首先基于累计频率曲线法鉴别事故黑点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其适用性及鉴别精确度的影响因素;针对累计频率曲线法在事故黑点鉴别应用中的不足,分析不同路段单元划分对累计频率曲线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轨道交通的建设以及其建设过程都会对当地的地质条件造成一定影响,易诱发地面沉降、高架桥倾斜、路基失稳、道路滑坡等灾害,因此,如何高效快速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监测意义重大。本文以宁波市为例,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进行地表沉降监测研究,并将时序InSAR技术得出的监测结果与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初步研究了时序InSAR技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沉降方面监
近年来,气候变化的累积效应日趋显著,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密切关注,而水文循环作为气候系统的重要响应单元,受气候变化影响尤为显著。泾河流域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相比湿润地区对水的依赖更大,也更易遭受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泾惠渠灌区是一个从泾河自流引水灌溉的大型灌区,始于公元前246年战国时代秦国修建的郑国渠,是陕西省重要的粮农基地和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对陕西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以及水文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的逐渐发展与进步,无人驾驶车辆开始逐步进入道路交通流中。对于道路中的重要节点交叉口,其对道路的通行效率有着重大的影响。自动交叉口是一种面向无人驾驶车辆的交叉口管理系统,可以依据车辆与路况信息,利用交叉口的基础设施与车辆进行信息交互,对车辆进行控制。同时在自动交叉口的基础上,面对无人驾驶车辆长期的渗透过程,需要一种包含人工驾驶车辆与无人驾驶车辆的混合交通流的混合自动交叉口
现如今,高密度的商业计算以及科学应用对于计算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使得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然而,大范围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消耗大量的电能,近些年来这些电能的花费已经越来越接近基础设施本身的造价。另外,能源消耗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重全球气候变暖。因此,为了减少云计算中心的能耗,虚拟化技术将多个服务尽可能整合在一个物理主机上,减少不必要的硬件资源的使用。本文就虚拟机整合的不同阶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设计相关工作积极开展。发展绿色城市,探求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作为人口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城市中居住型街区每天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废弃污染物,因此发展绿色居住型街区具有重大的现实紧迫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河南省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作为研究对象,意在探讨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在中部寒冷地区特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严重城市空气污染、外延扩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崛起,与之密切相关的机器人研究也在飞速发展。其中,仿生机器人作为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越来越引起各国科研人员的关注,如今已经取得很多优秀的成果。本文提出一种仿生肌肉控制策略,其本质上是一种采用肌肉模型去设计可变导纳控制器的柔顺运动控制策略,属于运动行为的仿生,将在并联机构平台上展开对该策略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对肌肉模型和机器人柔顺运动控制进行了调研,并
作为一个拥有众多陆地和海洋岛屿的大国,海洋战略在我国总体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明确,我国越来越重视海洋技术的发展。完备的水下导航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战略地位上非常重要。惯性导航系统是用于水下导航和潜艇定位广泛使用的导航系统并且具备自主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但是惯性导航系统对于水下潜器位置的计算是通过积分运算实现的,导航误差会随水下潜器航行时间增加而逐渐积累,对于需要进行长航时任务的潜艇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