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及组织和管理国家的方式和原则,其实质是在经济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政治统治;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的统一。在民主政治状态中,个人的权利得到了最充分的保障,全体公民都享有参与政治决策、对政府权力和政府决策的过程进行监督的机会。民主政治是民意政治,在政治生活中实行人民主权原则;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和宪政政治,而不是神治或人治;民主政治是开放政治、程序政治,要求政治决策与执行过程公开化,要求社会政治中的任何问题,都要通过严格的程序来解决。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谐社会则是民主政治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国家的政治稳定、适应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之一,也是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和制度保证。建国后我国厚重的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后新的民主政治实践活动为新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民政治地位的确立,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公民参与政治活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扩大了以村民自治、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内容的基层民主,党内民主、政府民主、司法民主也都有较大的发展。总之,我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人民民主。但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封建的家长制现象,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压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破坏了民主集中制等原有的行之有效的具体制度,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破坏了社会和谐。因此,根据我国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公民的政治素质整体偏低,公民的政治观念、政治知识、参与技术等需要长期培养和提高的现实国情,我国的民主政治要在党的领导下,在坚持循序渐进、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吸收和发展并举的原则下继续发展: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人大代表的构成和比例要合理,要减少人大代表兼职,提高人大代表的法律素养。其次,要进一步规范选举制度,在选举中广泛引入竞争机制,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加强公民在选举过程中的监督作用,逐步消除选举权的不平等性。二是人民政协工作亟需法制化、制度化。应使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法制化,应正确处理执政党的领导与民主党派互相监督的关系,应加大各民主党派对权力监督的力度。三是要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促进社会自治,尤其是党和政府要大力引导村民自治,在农村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村务、政务、财务公开,构建和谐农村。四是人民影响政治的方式或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有待提高。五是民主政治建设要充分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力,要使民主法制化,党的决策要进一步民主化、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