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项指标不断攀升,创造了“中国奇迹”。在30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在10%左右,并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近年来的经济增速放缓,但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仍旧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在这一系列经济成就的背后,中国的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威胁。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对空气、河流、土壤的污染与侵蚀,并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此,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我国财政部公布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新增了一个类级支出“211环境保护”,标志着我国从此有了针对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科目。这一科目确定后的若干年间,财政性环保支出发生了哪些调整,能否起到控制环境污染的作用,财政支出效率如何,成为了当前需要明晰的问题。为此,本论文首先从我国出现的环境问题入手,明确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确定描述统计法、计量经济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理清了主要的创新与不足,为整篇论文奠定基调。而后,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梳理了关于环保政策的文献、政府支出效率的文献、财政性环保支出计量经济模型的文献、数据包络分析的文献、其他财政性环保支出效果的文献、环境效率的文献、环保财政政策及制度的文献等,最后对以上文献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在接下来的财政支出促进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方面,本文结合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基本理论阐述了环保支出的必要性,并作为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石,分析了财政性环保支出对环境影响的作用。在分析中国财政性环保支出的变化过程方面,本文整理了政府关于环保支出的若干重大举措和法律依据,并梳理了自2007年至2016年间“211环境保护”这一独立的类级科目的内容及完善过程。之后从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两个角度分析了财政性环保支出的总额、增长率、转移支付、预算完成情况、环保支出结构等情况。为了明确财政性环保支出在环境污染控制中起到的作用情况,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2007—2014年的环保支出及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确定代表污染状况的六个污染指标后,采用标准化、确定权重等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整合出一种环境污染指数,并选择财政性环保支出、环保从业人员数、人均GDP、人口密度等指标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以此研究了财政性环保支出对环境污染状况的影响。在面板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进一步研究2007—2014年各地方政府财政性环保支出的相对效率。将环保支出作为投入指标,处理过的环境指标作为输出指标,选用非径向产出角度的、规模收益可变的DEA-SBM模型,运用Round Robin的Window模型计算方法,对环保支出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随后采用相邻前沿交叉参比的Malmquist模型对生产率的变化、技术前沿面变动的情况进行了测度并作以解析。两部分实证的结果再结合前面章节,可以发现目前我国财政性环保支出存在着以下六个问题:环保支出总额不足、环保支出增长率及预算完成情况不稳定、环保支出治理环境污染的弹性小、一些地区存在环保支出无效率、各省份环保支出效率差异大、2009—2014年技术效率前沿在后退。同时,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综合整篇文章,本文在最后对财政性环保支出现存问题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起稳定财政性环保支出的保障制度、继续加大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力度、建立起环保支出综合账户、确立和调整环保相关税收、明确各级政府环保职责、完善环境保护相关监督机制、优化财政性环保支出结构、加强“以奖代补”和“以奖促治”、提高环境保护单位的综合能力、加强环保宣传和环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