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蒽、菲、芴)对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幼孢子体的毒性效应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研究急性毒性实验(96h)和慢性毒性实验(30d)条件下,不同浓度的蒽、菲、芴对裙带菜幼孢子体的毒性效应,了解多环芳烃蒽、菲、芴对裙带菜幼孢子体的影响,初步探讨多环芳烃对大型海藻细胞生理变化以及生态毒理响应机理。首先,实验进行裙带菜幼孢子体的采苗和育苗。从6月底开始采苗和育苗,到9月初大部分幼苗长度达到70μm。其次,探讨了蒽、菲、芴对裙带菜幼孢子体的急性毒性,获得了这三种多环芳烃对裙带菜幼孢子体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多环芳烃(蒽、菲和芴)导致裙带菜幼孢子体细胞壁破裂、细胞内容物渗出和叶绿体紊乱等死亡现象;蒽、菲、芴对裙带菜幼孢子体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33.32μg/L、422.89μg/L和381.42μg/L;三种多环芳烃对裙带菜幼孢子体的毒性大小依次为芴>菲>蒽。最后,根据蒽、菲、芴对裙带菜幼孢子体急性毒性96hLC50实验结果,设定后续检测实验中多环芳烃的浓度为1μg/L、10μg/L、50μg/L、100μg/L、250μg/L。急性毒性实验结果:1、高浓度(>50μg/L)导致叶绿素a含量下降;而低浓度多环芳烃(≤10μg/L)会使藻细胞内叶绿素a的含量增加。2、不同浓度作用时,SOD活性、蒽作用下的CAT活性和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活性、菲和芴作用下的CAT活性和高浓度(50-250μg/L)作用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而低浓度(1μg/L、10μg/L)作用下,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慢性毒性实验结果:1、浓度升高,叶绿素a含量减少;低浓度时(≤10μg/L),叶绿素a含量随时间增加;在高浓度(>10μg/L)时,随着时间的变化,叶绿素a含量减少。2、抗氧化系统的SOD、CAT和POD活性随时间变化都先上升后下降;随着浓度增大,SOD、CAT和POD活性减小。在0-5d,SOD、CAT和POD活性均处于上升趋势;5d或10d后,SOD、CAT和POD活性逐渐减小。MDA活性随着时间变化和浓度的增加,活性值越来越大,最终趋于平稳状态。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浓度升高而升高;低浓度(1μg/L和10μg/L)作用时,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时间变化呈现下降趋势。3、裙带菜幼孢子体DNA损伤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即DNA损伤愈严重。
其他文献
前列腺癌是全球继肺癌之后的第二大癌症。在发达国家,是导致男性死亡的第三大癌症。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12年约有241,704的前列腺癌新病例,约28,170的患者死于前列腺癌。前列
导电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催化、锂离子二次电池、电磁屏蔽材料和化学传感等很多领域都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导电聚合物可以化学还原比其还原电位高的金属离子。本
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东西方人群中都有较高的发病率。而脂代谢异常是AS发生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