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太平洋历年捕捞产量高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国渔船在该海域主要通过灯光围网和灯光敷网等方式捕捞日本鲭、远东拟沙丁鱼和巴特柔鱼等渔业资源。为了促使公海中上层渔业资源的更加合理和高效率的利用,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随机取样的方法,对灯光敷网和灯光围网渔获组成及主要渔获种类体长分布百分比进行调查,分析渔获组成体长及年龄结构组成的差异性,进而评估两种捕捞生产渔具的捕捞效率及对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影响,以期为西北太平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捕捞渔具渔法的优化提供基础性材料。 根据2016年8~11月的灯光围网、灯光敷网和2017年7~8月灯光敷网的生产调查结果,结合相关捕捞生产数据,对2种灯光渔船渔获组成进行分析,并对渔获种类和采集样品进行分类鉴别和相关实验处理。主要调查包括渔船作业海域、网具类型及参数、捕捞强度及种类组成、样品生物学数据等内容,结果如下: 1. 灯光围网 灯光围网主要捕捞中上层和头足类渔业资源,2016年调查其渔获物种分属6目13科15属,物种种类丰富度指数为0.22,日本鲭、巴特柔鱼及秋刀鱼的物种优势度分别为0.84、0.03及0.01,在种类选择性表现较好。随着季节变化,沙丁鱼产量及尾数占比下降,巴特柔鱼和秋刀鱼占比上升;各月平均 CPUE 范围为(0.8~2.0)×103Kg/h,平均渔获产量为12.3×103Kg/网;幼鱼尾数比例日本鲭(≤22cm)和巴特柔鱼(≤25cm)分别为12.7%和33.18%;日本鲭优势叉长组为17~19 cm和27~29cm,占比分别为24.3%和23.2%,巴特柔鱼优势胴长组为21.0~27.0cm,占比为75.5%。 2. 2016年灯光敷网 灯光敷网主要捕捞中上层渔业资源,2016年调查其渔获物种分属6目13科15 属,物种丰富度指数为 0.30,日本鲭、巴特柔鱼和远东拟沙丁鱼的物种优势度分(Y)别为0.53、0.07和0.26,具有较好的种类选择性。随着季节变化,沙丁鱼产量及尾数占比下降,巴特柔鱼占比上升;各月平均CPUE范围为(2.6~5.6) ×103Kg/h,平均渔获产量为2.2×103Kg/网;幼鱼尾数比例日本鲭(≤22cm)和巴特柔鱼(≤25cm)分别为 33.2%和 63.96%;日本鲭优势叉长为优势叉长组为17.0~19.0cm和27.0~29.0cm,占比分别为24.3%和23.2%,巴特柔鱼优势胴长组为 21.0~27.0cm,占比为 76.8%。调查期间所获日本鲭和远东拟沙丁鱼的胃含物组成主要包括磷虾、桡足类和鱼鳞及消化物等,其中磷虾为最主要的摄食饵料种类,占样本百分比的77.1%,日本鲭胃含物平均质量分别为0.9g。 3. 2017年灯光敷网 2017年渔业资源调查渔获物种分属7目13科13属,物种种类丰富度指数为为0.24,日本鲭和远东拟沙丁鱼的物种优势度分(Y)别为0.82和0.19,具有较好的种类选择性。平均CPUE为2.1×103Kg/h,平均渔获产量为4.1×103Kg/网;幼鱼比例日本鲭(≤22cm)占比为56.6%,较去年增大;日本鲭优势叉长为优势叉长组为21.0~23.0cm,占数量百分比的51%。调查期间所获日本鲭和远东拟沙丁鱼的胃含物组成主要包括磷虾、桡足类和鱼鳞及消化物等,其中磷虾为最主要的摄食饵料种类,占样本百分比为78.3%,日本鲭胃含物平均质量为0.8g。 4. 灯光敷网和灯光围网的差异(2016年) (1) 渔获组成:灯光围网远东拟沙丁鱼占质量比低于灯光敷网,日本鲭占质量比高于灯光敷网。 (2) 渔获产量:灯光围网总产量和平均单网次产量均高于灯光敷网。 (3) 渔获幼体比例:对于主要渔获种类日本鲭和巴特柔鱼,灯光围网幼体比例均低于灯光敷网,结合产量,灯光围网渔获幼鱼尾数较高。 (4) 渔获多样性:灯光围网渔获多样性高于灯光敷网 (5) 捕捞效率:灯光围网捕捞效率高于灯光敷网。 5. 灯光敷网组成的差异 (1) 渔获组成:2017 年远东拟沙丁鱼占质量比高于 2016 年,日本鲭和巴特柔鱼占质量比下降。 (2) 渔获产量:2017年灯光敷网平均单网次产量高于2016年灯光敷网。 (3) 渔获幼体比例:2017年均高于2016年,对幼鱼资源的伤害性更大。 (4) 渔获多样性:2017年灯光敷网多样性较低。 (5) 捕捞效率:2017年灯光敷网较高。 灯光围网产量高,捕捞强度大,对渔业资源破坏性较为强烈;灯光敷网选择性和渔获效率较灯光围网低,可根据资源群体变动情况适当调整捕捞强度,优化渔具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