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腧穴和非经非穴的微循环特征。(2)采用温和灸、隔附子饼灸、隔姜灸三种灸法施用于足三里穴后,观察穴位局部皮肤温度和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总结这三种灸法对该穴位局部温度和微循环特征性变化,为临床选用不同灸法改善局部微循环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方法:(1)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20名健康志愿者合谷穴,足三里穴和其非经非穴血流灌注量,用PSW2.5分析软件,计算出穴点与非经非穴点的平均血流灌注量,并用t检验判断穴点与对照点间血流灌注量的差异。(2)20名健康志愿者先后予以温和灸、隔附子饼灸、隔姜灸三种不同灸法干预足三里穴,每种灸法施灸时间间隔10天。应用热电偶测温仪和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分别观察足三里穴皮肤的温度和血流灌注量变化特征。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间温度和血流灌注量的差异。结果:1.经穴与非经非穴局部微循环的比较结果穴位与非经非穴的血流灌注量不同,并且穴位的血流灌注量明显高于非经非穴(P<0.05)。2.观察不同灸法对足三里穴局部皮肤温度和微循环的影响(1)温和灸、隔附子饼灸、隔姜灸三组施灸前足三里穴温度、血流灌注量比较均无差异(P>0.05);三组对照点血流灌注量无差异(P>0.05);三组的足三里穴血流灌注量和对照点均有差异(p<0.05)。(2)比较温和灸、隔附子饼灸、隔姜灸三种灸法的最高温度:隔姜灸>隔附子饼灸>温和灸(p<0.05)。比较艾灸前后血流灌注量的差值:三组艾灸前后足三里穴血流灌注有差异(P<0.05),三组对照点血流灌注量有差异(P<0.05);对照点各组的血流灌注量低于足三里穴(P<0.05)(3)撤灸后温度变化趋势:温和灸温度先迅速下降后便进入缓慢下降期,终末温度回到艾灸前水平:隔物灸在撤灸后,温度有小幅度的回抬,随后迅速回到艾灸前水平。撤灸后血流灌注量变化趋势:足三里穴温和灸、隔姜灸的血流灌注量在撤灸后30min比较平稳,处于高血流灌注量状态,隔姜灸血流灌注量明显高于温和灸(P<0.05),隔附子饼灸的血流灌注量在撤灸后30min回到基线值。结论:(1)穴位的血流灌注量高于非经非穴。(2)不同灸法对穴位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不同,其温度曲线具有各自的变化特征:温和灸呈小波平缓的曲线特点,撤灸后温度下降先快后缓,隔物灸呈大波浪式递增的温度曲线特点,撤灸后温度迅速下降至某点后略有抬升,随后平缓降至基线;不同灸法对穴位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不同,其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特征:施灸前后足三里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差值比较:隔姜灸>隔附子饼灸>温和灸;从灸后效应看,作用范围:温和灸>隔物灸;刺激强度:隔姜灸>温和灸>隔附子饼灸;持续时间:隔姜灸与温和灸均维持时间较长,隔附子饼灸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