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鱼草子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醉鱼草子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①取42只SD大鼠完全随机化分组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32只)。应用2,4一二硝基氯苯诱导制作UC大鼠模型,造模结束随机处死造模组的2只大鼠,剩余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醉鱼草子组、柳氮磺吡啶(SASP)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各10只。②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其他三组给予不同药物灌胃。  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大鼠体重呈自然增长,大便呈小球状。模型对照组大鼠表现为消瘦、腹泻,生理盐水灌胃后症状消失缓慢。给药治疗后,醉鱼草子组和SASP对照组大鼠的腹泻症状消失较快,体重上升接近正常组。②正常对照组黏膜上皮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模型对照组可见糜烂、溃疡表现,黏膜全层中性粒细胞明显浸润、杯状细胞减少。醉鱼草子组和SASP组都可见黏膜糜烂程度轻、溃疡面积小,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醉鱼草子组的病理计分与SAS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醉鱼草子组血清、匀浆TNF—α含量较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醉鱼草子组血清EGF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醉鱼草子组匀浆EGF含量与他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醉鱼草子组匀浆PGE1含量与模型对照组、SAS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醉鱼草子组匀浆PGE1含量比正常对照组的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醉鱼草子治疗实验性UC大鼠疗效优于SASP,而且无明显过度收敛的副作用。醉鱼草子主要通过免疫调节、改善微循环等途径促进结肠黏膜组织修复。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药汤剂的疗效在几千年的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已得到肯定,但存在使用不方便、质量难以统一等固有缺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是以中药饮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