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其中关于被广大学者所熟知的“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的论述更是散见于众多文本之中。但是在哲学等众多领域当中,对于社会形态的分类以及不同分类之间所蕴含的关系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其中,要数“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之间的争论最为激烈。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及其关系进行探究学习,既能摆正并加深我们对社会形态理论基础性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这一理论去指导实践;又能为减轻乃至消除人们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特别是“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关系的误解贡献一份力量,从而进一步促进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产生、论述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的形成过程、“五形态说”的主要特征、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第二部分,从统一性与差异性两方面来阐述“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的关系问题。具体是从产生动因、理论基点、划分标准、形成过程、方法论意义、实践观主体性、历史地位角度来进行论述的。第三部分,评析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两种典型分类的当代价值。我国所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经济文化不发达的阶段,是“物的依赖”逐渐减弱、人的自由不断发展并最终得以实现的阶段。对“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的关系进行分析,能够更加凸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人的解放乃至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统一于实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