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来自中国和越南不同稻飞虱虫源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和ItolA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抗性种群的生物活性及对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lividipennis(Reuter)的影响,指导田间合理使用农药和为ItolA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本论文采用稻茎浸渍法对不同稻飞虱田间种群进行抗药性监测,研究和分析其对杀虫剂的抗性变化动态和规律,提出稻飞虱的抗性治理策略,并就ItolA对褐飞虱抗性种群的生物活性和对黑肩绿盲蝽的影响进行探索。
测定了99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LC50值在0.2580~46.9359mga.i./L之间,抗性倍数为2.87~521.570倍,极高水平抗性、高水平抗性、中等水平抗性、敏感性下降和敏感种群分别为69.70%、26.26%、2.02%、1.01%和1.01%。褐飞虱对吡虫啉极高水平抗性种群的频率从2005和2006年的75%分别下降到2007和2008年的50%和43.73%,但2009和2010年又迅速提高到90.48%和82.61%,抗性又回升到了2005和2006年的水平。
测定了97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抗性,LC50值在0.2148~17.8785mga.i./L之间,抗性倍数为0.80~66.71倍,高水平抗性、中等水平抗性、低水平抗性、敏感性下降和敏感种群分别为1.03%、42.26%、38.14%、8.25%和10.31%。2006年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敏感性开始分化,抗性水平逐步缓慢提高,2007年以低水平抗性种群为主,占68.75%,2008、2009和2010年上升为以中等水平和低水平抗性种群为主,分别占50%和31.25%、59.09%和36.36%、52.94%和35.29%,2010年开始出现高水平抗性种群。
测定了92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氟虫腈的抗性,LC50值在0.0181~13.1300mga.i./L之间,抗性倍数为0.46~336.67倍,极高水平抗性、高水平抗性、中等水平抗性、低水平抗性、敏感性下降和敏感种群分别为4.35%、47.83%、31.52%、9.78%、3.26%和3.26%。2006年褐飞虱对氟虫腈为低~中等水平抗性,2007~2008年迅速上升为以中~高水平抗性种群为主,2009年开始出现极高水平抗性种群,2010年抗性维持在2009年的水平。
测定了23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毒死蜱、吡蚜酮、噻虫嗪和叶蝉散的抗性,LC50值分别为6.2025~42.1364、0.3315~12.5127、1.6576~24.3666和14.0914~187.1706mga.i./L,抗性倍数分别为3.60~24.84、0.17~6.56、15.79~232.06和3.63~48.24倍。目前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毒死蜱以低~中等水平抗性种群为主,对吡蚜酮为敏感~低水平抗性,对噻虫嗪和叶蝉散为中等~高水平抗性。
测定了39个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田间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LC50值在0.0211~1.5839mga.i./L之间,抗性倍数为1.00~75.07倍,高水平抗性、中等水平抗性、低水平抗性、敏感性下降和敏感种群分别为2.56%、35.90%、33.33%、15.38%和12.82%。2008年抗性水平提高较快,以低~中等水平抗性种群为主,2009年开始出现高水平抗性种群,2010年为低~中等水平抗性。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吡虫啉的敏感种群逐年减少,抗性水平逐年提高。
测定了40个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和39个种群对氟虫腈的抗性,LC50值分别为0.1341~8.8581和0.1951~2.7259mga.i./L,抗性倍数分别为1.00~66.06和1.00~13.97倍。目前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和氟虫腈以敏感性下降~低水平抗性种群为主。
测定了36个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虫嗪、37个种群对乙虫腈和35个种群对氯噻啉的抗性,LC50值分别为0.0474~1.9221、0.3238~28.3213和0.1501~2.3995mga.i./L,抗性倍数分别为1.00~40.55、1.00~87.47和1.00~15.99倍。目前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虫嗪为敏感~高水平抗性,对乙虫腈为敏感性下降~高水平抗性,对氯噻啉为敏感~中等水平抗性。不同种群的抗性水平差异较大。
测定了18个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吡蚜酮的抗性,LC50值在0.1283~2.3995mga.i./L之间,抗性倍数为1.00~18.70倍,中等水平抗性、低水平抗性、敏感性下降和敏感种群分别为33.33%、27.78%、27.28%和11.11%。抗性水平逐年提高,2010年为低~中等水平抗性。
根据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结果,提出以下防治策略:在水稻生长前期,一般以迁入的成虫为主,白背飞虱的比例较高,褐飞虱的比例较低,结合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alis本地虫源的防治,选择用触杀性强,见效快的如毒死蜱等药剂进行防治;在水稻分蘖期~大胎破口期,一般为稻飞虱的繁殖期,各种虫态混合发生,世代重叠严重,选择持效期比较长的吡蚜酮和噻嗪酮等在低龄期进行防治;在水稻生长后期,一般多为准备迁出的成虫或已经迁入的成虫,应选择持效期相对较短,见效快的敌敌畏或叶蝉散等药剂进行防治。在水稻整个生长期,要有计划地进行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限制其使用次数,延长主打药剂的使用寿命,加强对复配农药的监管工作。
测定了ItolA对2005年10月韶关、阳江、2006年11月南宁褐飞虱田间种群和褐飞虱生物型Ⅱ4个抗性种群的触杀毒性,雌成虫的LD50值分别为0.4896~0.6129μg/头(24h)和0.2748~0.4802μg/头(48h),雄成虫的LD50值分别为0.1979~0.4268μg/头(24h)和0.1156~0.2912μg/头(48h),不同抗性种群间的触杀毒力差异不大,略低于马拉硫磷的毒力。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ItolA对2005年10月南宁、韶关、阳江褐飞虱田间种群的毒力,LC50值为256.3310~470.2662mga.i/L,不同抗性种群间的毒力差别不大,远低于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毒力。测定了ItolA对黑肩绿盲蝽雌成虫的触杀毒力,LD50值分别为9.5849(24h)和4.3644μg/头(48h),药后24h马拉硫磷和叶蝉散对黑肩绿盲蝽的相对毒力分别为ItolA的198.04和281.08倍,48h的相对毒力分别为ItolA的126.14和156.43倍。以ItolA10μg/头的剂量点滴黑肩绿盲蝽雌成虫,处理后24h和48h对褐飞虱的捕食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捕食功能减退率仅为8.87%和5.93%,马拉硫磷(0.45μg/头)和叶蝉散(0.035μg/头)处理后24h和48h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若虫的捕食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处理后24h捕食功能减退率分别为55.97%和61.99%,48h捕食功能减退率分别为61.56%和59.75%。ItolA处理24h和48h对黑肩绿盲蝽雌成虫和褐飞虱生物型Ⅱ雌成虫的毒性比分别为18.13和15.88,而马拉硫磷药后24h和48h的毒性比分别为0.10和0.08,叶蝉散分别为0.54和0.58。ItolA对稻飞虱和黑肩绿盲蝽具有很好的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