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与其它肿瘤相比,甲状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但是近年来,其增长速率正逐渐加快。目前,甲状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消融以及药物治疗等,许多指标影响着其治疗效果,如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甲状腺外扩展等。随着甲状腺癌的分化,传统手术以及放射性碘消融等方式对部分分化后甲状腺癌不再有很好的疗效。因此,研究新型的能缓解甲状腺癌的药物对治疗甲状腺癌具有重要意义。1981年至2014年间,全世界所批准上市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中,49%直接或间接提取自天然产物,尤其是植物药。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TL)首先从草本植物小白菊中被提取出来,是一种倍半萜内酯,具有抗炎、调节免疫、舒肺平喘和抗肿瘤等功效,目前PTL对甲状腺癌的抗肿瘤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PTL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凋亡及自噬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实验通过首先将PTL分为不同的浓度(0、4、6、8、10、12μmol/L)分别处理BCPAP 24h、48h,通过MTS法检测其不同时间下的计算半数致死率(Half-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IC50)与存活率。将 PTL 分为(0、8、10、12μmol/L)处理BCPAP细胞24 h,通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通过JC-1荧光探针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通过DCFH-DA荧光探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LC3 Ⅰ/Ⅱ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与Beclin1的表达;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加入自噬抑制剂后PTL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PTL浓度的增加,BCPAP细胞活力下降,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01)。同一给药浓度,48 h组的细胞活力明显比24 h组的细胞活力低,说明PTL对BCPAP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表现为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细胞形态逐渐不规则,荧光逐渐致密,失去正常细胞核形态,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12μmol/L组显著高于其他组,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01)。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绿色荧光逐渐增加,细胞红色荧光/绿色荧光的比值逐渐减少,线粒体膜电位下降,R2区的细胞荧光量逐渐增多,活性氧的释放增多,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数目逐渐减少,LC3Ⅰ/Ⅱ的荧光表达逐渐增强,自噬的标记性蛋白LC3Ⅱ与Beclin1逐渐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自噬抑制剂3-MA后,流式细胞术显示,3-MA与control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A+PTL联用组比单用PTL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抑制由PTL诱发的BCPAP细胞的自噬水平可以抑制细胞的凋亡。结论:1.PTL可以显著抑制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增殖,并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2.PTL可以促进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凋亡,提高细胞的自噬水平。3.高水平的自噬是PTL诱导甲状腺癌BCPAP细胞凋亡的重要条件。4.ROS可能是PTL诱导甲状腺癌BCPAP细胞凋亡与自噬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