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左右,西方发达国家先后进入后工业社会,大城市曾一度衰落,失去发展优势。然而进入8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大城市的优势再度显露,跨国公司总部、生产者服务业、信息产业迅速在此集聚,一些国际上的大城市首先成为世界城市。世界城市因其具有世界经济的控制点的作用而成为城市发展的最高级别。随着世界城市在很多国家涌现,世界城市之间的频繁往来凝聚成一种新的有机集合体,即世界城市网络。世界城市网络重构了世界城市体系,同时对重塑世界经济的格局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世界城市是国内外学术研究、以及各国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未来潜在的世界城市,提出了中国创建世界城市的路径、模式和策略,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的基本框架包括引言、正文和理论总结三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引言部分从世界城市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世界城市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简要对比了国内外的同类研究,介绍了论文研究和写作过程的基本思路。
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二章为对世界城市的理论认识,论述了世界城市出现的时代背景,以及世界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判别标准。世界城市经历了相似的重构过程,在社会方面的表现是社会极化、人口多样、跨国主义的出现和城市政府的经营作用;在经济方面,世界城市的经济是以全球为导向的外向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高;空间方面主要特点是多中心结构。全球化是世界城市的主要动力因素。客观上,世界城市对世界经济的控制能力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办公网络来实现的,众多跨国公司办公网络的叠加构成了世界城市网络,所以世界城市是后工业社会中跨国公司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加速发展的空间表现,世界城市的出现反过来又对这些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章为中国发展世界城市的国情分析。论述了中国创建世界城市的优势、劣势和机遇,提出中国具备了孕育世界城市的经济实力,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低下、城市空间发展面临的复杂性和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不足是中国创建世界城市的主要劣势;国际市场上新兴市场的崛起、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为中国创建世界城市带来良机。
第四章为中国世界城市发展的路径、模式和策略。阐述了世界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并由此推断中国的世界城市,指出香港、北京、上海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世界城市,其中香港已经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城市,北京、上海将是中国未来的世界城市。基于世界城市的首都偏好,北京将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城市。尽管一个国家往往只有一个主要世界城市,拥有第二、甚至多个城市的国家很少,然而上海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这一现象中的特例,将成为中国第二个世界城市。另外,通过世界城市形成的两种主要模式的分析,认为政府主导型的东京模式比市场主导型的纽约模式更加适用于中国。最后,针对中国城市所处世界城市的发展阶段,运用在GaWC小组关于世界城市网络研究中中国城市的功能和地位,提出了中国潜在世界城市的发展策略。
第五章是实证研究,对北京市创建世界城市进行了的具体分析。北京在世界城市网络中占据最大新兴通道城市的地位,因此北京将首先成为通道型世界城市。提出以京津冀城市整合创建北京的世界城市,文中特别强调城市整合不是一、两个城市间的局部的、阶段性的相互协调,而是一种高层次的政府行为,政府是城市整合的行为主体。以京津交通走廊为依托,北京第二国际空港为节点的京津冀城市整合有利于发挥整体优势,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
结论部分通过对全文的归纳总结,形成了6点基本结论和3点创新性结论,同时也指出了论文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