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发,作为人身上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当它置于不同的文化领域,细微的头发即可兼具丰富的视觉表现力。当头发经过艺术元素的美化,运用到舞蹈中,其丰富的视觉表现力,很难不会上升至美的层次。中国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们自幼留发,常年披发,在其生产劳动、祭祀活动、日常生活中都会不自觉的舞动起来。佤族的长发,顺应自然生产发展,是佤族文化的一个表层符号和舞蹈元素,舞动着属于佤族自己的美。尽管头发仅是一个细微之物,却在丰富悠久的佤族文化背景下——“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佛陀”,承载了深远的内在意蕴。本论文以“长发”为切入点,通过概述佤族的自然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佤族风俗习惯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研究在不同的文化类别中长发舞动的姿态,进而窥视佤族舞蹈的美。文章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的第2章,在中国发文化的大背景下,从发的政治性、艺术性、情感性三个方面略加陈述,旨在说明:头发作为人身上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承载的内在意蕴亦不同,进而引申出长发对于中国佤族的特殊意义。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3章,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主要部分,分为三大节论述。第一节,论述佤族自然生态环境、物质生产劳动与舞蹈的关系,揭示三者在佤族大的文化视觉下,辩证统一的关系。黑色的长发在佤族劳动中的舞蹈——《舂臼舞》中舞动起来的美,即来源于三者的互融——超越自然,热爱劳动,升华艺术,辩证、统一的和谐之美;第二节,概述佤族原始宗教活动的内容,说明在其根深蒂固的原始宗教意识影响下,各种祭祀活动的盛行,旨为达到人神沟通的意愿。具体列举木鼓祭祀活动,人们通过祭祀、膜拜、舞蹈等方式,在虚——实——虚的思想传达过程中,完成了人与神的交流。在这里,现实的长发被原始宗教化,亦被虚化在虚幻的入神交流中,用虚幻的力舞出佤族人民实实在在的意愿,这份意愿就是美的,舞动的长发即是这一份美中的一个美的元素;第三节,概述佤族的各种风俗习惯,论述佤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甩发舞融爱情、柔情、热情为一体,是佤族民间舞蹈中的一朵奇葩,长发舞动的美又因情而楚楚动人。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4章,通过概述版纳傣族舞蹈和西方现代舞中长发舞动的形态,揭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长发舞动的美亦不同,旨为突显佤族舞蹈中长发舞动的个性美。第四部分:即论文的第5章,通过引用邓佑玲的“少数民族审美模式的形成机制”,论证佤族舞蹈的美就是来自“万物间平等友好相处”和“万物间和谐发展”的认知、意志和情感,即达到了真、善、美的层次。可以说,佤族亦是一个美的民族。佤族文化的表层符号、舞蹈元素——长发,即是这份美中的一个审美点,一个世人认识佤族、认识佤族舞蹈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