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品质——民族性与地区性环境意向的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今人类经济体系跨越民族社会、国家疆界和地理类型的制约,在全球范围尺度上的建立,推动了各民族、各国和各地区的文化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等的趋同化。与此同时,信息时代互联网络的建立,加速了具有普遍化价值观效率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作用。“民族和地区”的概念从来就是与“全球”的概念相伴的,人类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性和地区性文化意志的勃兴和加强,它们构成了多种文化并存的全球文化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民族性和地区性文化意志作为一种存在,在场所营造的环境意向中表现出了特有的文化品质,文化品质不仅体现在从营造理念→行为规则和发生事件→实体形态的一系列连贯的环境意向的塑造上,更体现在对环境发展目标的价值取向上。论文通过对文化品质的研究,建立了把握场所文化品质的认知方式,从其涉及到的复杂的文化诸多方面中遴选出对环境创造最为本质的要素,并以此为核心来区分各种环境场所的文化品质的类型。场所营造中所展现出的实体与理念结合的紧密程度,是文化品质得以感知、体悟、品判和认同的关键环节。 论文上篇:着重论述文化品质存在于场所营造中的现象和价值,以及它作为民族性和地区性环境意向的“基因”,即在各历史和经济阶段,它均是场所营造活动存在与变化的核心,构成了场所的本“源”。通过对与文化品质相关的场所理论的解读,归纳文化品质的类型,研究和认知民族性和地区性的场所文化品质。 论文中篇:通过研究文化品质的内核基质、表述机制、演变方式和文化传统的传承,认为民族和地区性文化意志构成了文化品质最核心的“话语权”,话语权的丧失必然导致环境特色丧失。在文化主体意识确立下的场所文化品质再结构,是民族性与地区性文化环境意向在现时和未来发展的目标。 论文下篇:通过对建成环境衰落现象的研究,分析文化品质在其各个层面上的变因,评估复兴的可能性及其对于整个环境聚落的价值所在,找寻符合时代发展相适宜的复兴途径。论文将两个宗教环境聚落——西藏的大昭寺地段与九华山的化城寺地段进行横向对比研究,以抽取各类文化影响因子的方式来把握其文化品质,并通过对比研究,在实践中探索九华山化城寺地段场所文化品质的复兴途径。通过研究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绍兴,认知城市发展的轨迹和地区性的文化意志,把握其在城市环境构成中的作用以及在现时所受到的影响。因借对鲁迅故里历史街区所进行的纵向深入实践,将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意大利建筑理论家和史学家曼弗雷多·塔夫里的著作《球与迷宫—从皮拉内西到20世纪70年代的先锋派和建筑》(The Sphere and the Labyrinth:Avant—Gardes a
家具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现代化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家具,这个必不可少的功能媒介,成为了空间限定的手段和工具。 本文的内容是对三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三个住宅
本论文以实现城市公园空间人性化为主要目的,从城市公园的本源以及人的基本需求入手,探讨了城市公园休闲空间人性化的内在本质——现代城市公园休闲空间在满足人们需求基础上
作者对注重地域特色表达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这两种在当前建筑界有着广泛影响的设计倾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分别对其理论内涵和具体设计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在些基础上运
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的巨型结构运动,是试图对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在新时期的修正和突破。其影响范围广泛,世界各个国家的巨构主义者在思想上以对现代主义建筑
学位
深圳城市与社会的发展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及独特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居住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主要部分,其发展与演变自然离不开这种特殊的社会与自然背景。论文从1980
探讨地方政府转型对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是近年来西方有关城市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的领域,其代表性的企业家城市(entrepreneurial city)研究已取得了理论与实践的丰富成果。在中国
随着科学的健康观念被大众逐步认知和接受,民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已经开始由单纯满足于对已发生疾病的治疗转向对自我身心健康的维持和对疾病的预防。加上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
本文的前几章为了确定公墓规划中的各种要素较全面地审察了殡葬这一实践行为。由于其同时包含实际的和非物质的因素,该问题通过一套由制度、环境、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