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就地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如何对自然保护区进行选址才能发挥其保护最大效益为切入点,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中GIS软件这一新兴技术为研究手段,将已建自然保护区的图纸和相关信息进行数字化作为研究类型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层,最后与广东省各类地理信息图相叠加,得出系列结果图。从全省、四大区域(即粤东、粤北、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森林植被带(即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地带、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和热带季雨林、雨林带)以及21个地级市四个分析层次,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自然保护区周长面积比、自然保护区最小距离指数、景观隔离度以及破碎化、边缘特征和形状等相关理论知识,从大尺度上对系列结果图中研究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数量、面积和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将来广东省的自然保护区选址和重新整合等,提供直观可行的参考依据。
运用上述方法,对广东省林业系统32个省级以上陆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地区间存在差异,保护类型上存在缺失。首先从面积和数量上看,主要是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四大区域之中,粤东存在着研究的森林类型保护区的缺失,而此类保护区大部分集中于粤北山区,这与粤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及森林的分布有直接关系;三大植被带中,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地带保护区的数量最多、面积最广;21个地级市中仅有10个建有省级以上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
其次从自然保护区的空间隔离分析上看,全省省级以上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平均距离主要集中在150-230km之间,通过距离多重比较的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三大类;四大区域中,粤北地区的平均距离最大,粤西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距离相隔虽然较小,但分割度较大,需要通过增加保护区的数量或是扩大面积来降低隔离程度;从三大植被带和六大林区上看,ⅠA林区的连接性最好,但ⅡC区和ⅡB区的连接度需要加强;而对韶关、河源等6个包含三个以上研究类型保护区的地级市的研究表明,清远市平均距离最大,而河源、惠州的距离最小,总体聚集度较好。
再次从景观格局指数上看,景观破碎化相关系数表明地处粤北的大峡谷、始兴南山和车八岭自然保护区为连接度最好的前三位;景观边缘特征系数表明,黄牛石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中具有较大的能量交换比率;而形状指数和分维指数表明,古兜山及大稠顶保护区形状最为复杂,大瑶山保护区形状在这21个保护区当中最为规整。
本文还对各研究类型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进行分类,结果显示热带季雨林和石灰岩植被类型均未被覆盖,而保护区包含最多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是广东省地带性植被类型。同样通过珍稀濒危植物分布、保护区分布和各地级市数据图的叠加,确定了13个增建保护区的热点城市。
基于以上分析,广东省要建设“绿色广东”、“生态大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护区的建设和完善。全省范围内大面积的保护区较少,而落实到区域的则应在粤东寻求建设上的突破,而11个保护区缺失的地级市也应在以后进行相关的建设规划;对于保护区间隔离度大的区域,可以通过设立廊道或是建设小型保护区,利用保护区聚集作用联系起来;对于形状指数和分维数较高的,可以通过边界形状上的修补完善提高其生态作用。本文最后就广东省河流流域以及北回归线带与保护区建设进行简单表述,为将来进一步对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