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1年起,英语成为中国各小学从三年级起必修的一门外语课。有些地方像青岛甚至从一年级就开始。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即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来描述,特别是后两个: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更是新的提法。因此,以小学英语教师为未来培养目标的小教大专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应相应地发生改变来适合新课改的需要。胡春洞(2004)认为:“英语口语,这是小学英语教师教好英语的核心能力。”小学生先听老师说,然后才能开口讲英语。然而,在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中,小教大专英语学生的口语能力却相对弱:大多数学生不能流利的说英语,有一些甚至连一口较好的语音语调都达不到。一个很重要却被忽视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为小教大专英语学生量身定制的科学的有效度的口语测试。测试对教和学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现在中国应试背景下,学生往往倾向于只学习那些将要考到的知识。而师范现存的英语口语测试现状是:口语测试往往由教这门课的一个老师来考,随意性大,且好多口语教师不知道应该检测那些方面的内容,他们所关注的仅仅是给学生一个分数,因此考试起不到应有的检测作用和反拨作用。为对英语考试进行改革,本文以文秋芳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新课改对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素质要求为指导,探索小教大专英语专业英语学生的应具备的口语能力构成。并在英语口语测试理论的基础上,以学校内部为测试范围,以学生所学知识为参照,构建设计了校本口语测试体系,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小教大专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考试只在期末进行,因此在两年的大专学习中作者设计了3个学期共3次期末考试口语考试。因为因为每个学期的学习侧重点不同,所以3次考试的题型也都有所不同,也能够从多方面测试学生真实的口语能力。本研究以青岛师范40名全体2009级小教大专英语专业学生为样本,于研究生论文撰写的一年期限里,于2009年和2010年共进行了2次期末口语考试。研究的工具除了两次考试,还有一个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和一次针对参与口试测评教师的4名教师的访谈。考试后的成绩说明口试的样本具有代表性,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分析也证明了此次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其实用性,证明了此次口试测试的有效性。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口语测试的研究现状以及对小教大专英语专业学生的相关研究的简介。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的介绍。主要介绍了“语言能力”理论的发展,重点阐述了文秋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另外围绕着构建口语测试各元素的相关理论比如交际性口试的特点,口试常用的评分方式,主要的口试形式等一一作了介绍。未来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基本要求也呈现在本章中。第三章主要依据第二章的理论对英语校本口语考试做出设计和实施。第四章主要对该测试的结果做出分析和调查,证明了该测试的有效性,并归纳了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第五章为结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