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山地大国,而山地又是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矿产资源及水力资源的主要来源,在调节区域气候、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物种多样性及水源涵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我国山地资源主要位于西南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陡跌的两大地貌单元的过渡地带,该区域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理环境特殊、地形起伏大、地质构造运动活跃,近十年来先后发生了3次7.0级以上地震,属于强震多发山区。在地震、降雨等诱发因素下,该区域成为山洪、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集中发育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山地生态环境系统对自然与人为干扰行为的抵抗力及恢复力较弱,随着区域社会经济逐步发展,该区域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平缓制约的压力日渐突出。景观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景观格局脆弱性反映了景观对外界变化的响应程度,是衡量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指标。因此,科学认知强震山区景观动态变化与景观格局脆弱性时空过程机制对山区灾后重建、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强震山区脆弱带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已有一定研究和探索,但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强震山区内自然与人为共同作用对景观系统动态变化与景观格局脆弱性时空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仍比较欠缺。为此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原牧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分析和预警-以川西北江河源区为例(41401659)”,以九寨沟县作为研究实例区,开展强震山区景观格局脆弱性时空过程与驱动力定量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3S”技术获取数据、挖掘景观类型信息,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定量监测与分析强震山区景观类型与格局时空变化过程,利用景观格局脆弱度指数评价模型,掌握强震山区景观格局脆弱性时空过程特征,探讨引发强震山区不同景观格局脆弱性等级空间聚集的主要驱动力,为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土地景观格局优化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期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002-2012年间,由于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草地和林地面积也得到逐步增加。由于2017年发生九寨沟地震,水域、草地和林地自然景观受到明显影响,其面积均减少,未利用地面积陡增。(2)研究期间,林地景观斑块类型面积、斑块类型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最大斑块指数值最高,草地次之,但草地斑块数量多于其它景观类型,表明林地、草地为研究区优势景观,但草地较为破碎。从景观类型尺度水平而言,研究区整体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有一定增加。2012-2017年间,地震活动频繁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突出,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上升幅度较大,破碎化指数明显增加,表明地震活动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3)本文划分2.5km*2.5km评价单元基于景观格局脆弱度指数模型评价研究区景观格局脆弱性。六类景观平均脆弱性由大至小排列为:水域、林地、建设用地、耕地、未利用地及草地。研究区景观格局脆弱性以低脆弱为主,面积占整个研究区面积60%以上。其次为中度脆弱区,面积占整个研究区25%以上;潜在脆弱区占整个研究区7%左右;高度脆弱区仅占整个研究区3%左右;极高脆弱区所占面积低于1.5%。2002-2007年研究区景观格局脆弱性以增长为主,2007-2012年研究区景观格局脆弱性以降低为主,2012-2017年研究区景观格局脆弱性以增长为主,在地震诱发下,中度、高度及极高脆弱区面积均轻微增加,低脆弱区面积小幅减少。(4)本文建立GIS-Logistic耦合模型进行景观格局脆弱性驱动力研究。潜在脆弱区更易向土壤类型为黑毡土、草毡土等高山土,适量降雨,气温较高日照充足,距地灾及道路距离越远,距河流距离越近的区域聚集。低脆弱区更易向棕壤、暗棕壤等淋溶土,黑毡土、草毡土等高山土,累积降水量少,距河流距离近,海拔高的区域聚集。中度脆弱区更易向棕壤、暗棕壤等淋溶土,坡度较陡,海拔较高,降水量较多,人为干扰较强的区域聚集。高度脆弱区更易向距道路距离近,降水量多的区域聚集。极高脆弱区更易向距道路距离近,人民生活质量差,农业发展缓慢,地质灾害突出的区域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