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简称结脑),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快速、准确的诊断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MTB/RIF),是一种可在2h内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并判定其是否对利福平耐药的半巢式多重实时荧光半定量系统。本试验应用该技术对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探讨其对于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对耐药情况做一分析。方法:结脑组为60例(60人份脑脊液)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所有患者脑脊液均进行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结脑组还进行改良抗酸染色检查,并根据2010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中的关于结脑入组评分标准分为结脑确诊组(38人份脑脊液)、很可能组(11人份脑脊液)及可能组(11人份脑脊液)。对照组为30例(30人份脑脊液)为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Xpert MTB/RIF检测所有患者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rpoB基因片段。收集脑脊液1mL保存于-80℃冰箱内,室温融化后与2倍体积的处理液混匀,涡旋振荡1分钟,取2mL混合液放入仪器中进行核酸扩增,2h内仪器会自动输出结核杆菌检出结果、含菌量及是否对利福平耐药。当6条探针中除了质控探针外至少2条探针发出荧光时可判定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并可根据CT值对结核菌浓度进行高(CT<16)、中(16<CT<22)、低(22<CT<28)、极低(CT>28)判定。若5条探针并未都发出荧光,说明对利福平耐药。通过对结脑组和组内各组别及非结脑组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PCR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该技术对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通过对PCR与抗酸染色阳性率差异的分析,比较二者对于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优缺点。通过耐药结核菌的检出率及突变基因的分布,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分子机制。结果:1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PCR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0份脑脊液中,经Xpert MTB/RIF检测有11份呈阳性,30份对照组中有0份呈阳性,敏感性为18.33%,特异性为100%,结脑组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脑组中各小组结核分枝杆菌PCR结果:确诊组:38份脑脊液中阳性份数9份,阳性率23.68%;很可能组:11份脑脊液中阳性份数2份,阳性率18.18%;可能组:11份脑脊液中阳性份数0份,阳性率0。确诊组、很可能组与可能组三组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含量检测结果:在11份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标本中,结核菌含量极低(CT>28)9份,低(22<CT<28)2份。4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情况:共发现耐药脑脊液4份,总耐药率为36.36%。产生突变而未发出荧光的探针为E探针3份,D探针1份。耐药不明确脑脊液2份,未发出荧光的探针为E探针。5结脑组中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PCR法与改良抗酸染色法的比较:在60人份结脑的脑脊液中,改良抗酸染色阳性的有38份,其中有9份(23.68%)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PCR同时阳性;抗酸染色阴的有22份,其中有2份(9.09%)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PCR为阳性。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pert MTB/RIF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较为特异的方法,可准确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含量较少,不易检出,该方法对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敏感性为18.33%,较改良抗酸染色的检测敏感性低,结核杆菌含量在极低浓度到低浓度范围(CT>22),检测特异性为100%,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药物作用靶位点基因突变可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使得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如不及时更换治疗方案可能导致延误病情,影响预后,本试验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率为36.36%,突变基因最常见于E探针覆盖区域,其次为D探针覆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