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原有的教学条件、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国家对高等教育体制也随之进行了大量改革,学校教学管理重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做到教学管理的每一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这却往往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成为制度化的“人”,教师按照统一规格传授知识,学生按照统一规格培养,教学计划一体化、教学过程同步化、教学方法单一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党和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而传统教学管理“过于一律”的管理模式制约着“人”的创新和个性的发挥,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管理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及有关理论对教学管理的启示入手,通过对高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了目前高校在教学管理中所存在的弊端:教学管理观念落后、组织行政化、方法缺乏创新、评估体系不健全。教师、学生、管理者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得益彰。高校教学管理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确立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主体地位。文章构建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教师的管理,在组织系统层面要构建富有人情味的精神家园,在工作系统层面要构建教师个性自由发展的实践平台,在生活系统层面要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规范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教学管理人员自身要确立服务意识,加强沟通环节,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各方面需要,完善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本文的主要特点在于系统阐述了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贯彻到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对象——教师、学生的管理以及教学管理者自身的发展中。但“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的某些具体操作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