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基于瘀热理论拟定的凉血化瘀针法治疗CPPS的临床疗效;并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对CPPS患者大脑功能活动的影响,从而阐释针刺治疗CPPS的中枢调节机制,为针刺治疗CPPS提供中枢影像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1例CPPS患者,其中19例为观察组,其中12例符合中医瘀热证型诊断的患者为治疗组;另选取32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将观察组与健康受试者进行1次核磁共振扫描,观察CPPS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的脑白质网络拓扑结构的差异。12例治疗组将每周进行5次“凉血化瘀”针刺治疗,穴位选择为中极、三阴交(双)、阴陵泉(双)、肾俞(双)、膈俞(双),疗程为4周;治疗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NIH-CPSI和中医瘀热症状评分表评估以及核磁共振扫描;观察针刺治疗前后患者的NIH-CPSI和中医瘀热症状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脑白质网络拓扑结构的差异。结果:1.在对CPPS的病程与NIH-CPSI的总分及中医瘀热症状评分的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病程的长短与NIH-CPSI的总分呈0.01的正相关性,与中医瘀热症状评分的总分呈0.05的正相关性;2.在针刺4周后,患者的NIH-CPSI中的疼痛评分、症状评分、泌尿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针刺4周后,患者的中医瘀热症状评分表中的主症、次症、舌脉,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CPPS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全局效率属性下降的脑区有右侧额中回眶部,而上升的脑区为左侧补充活动区、扣带回中部、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局部效率属性下降的脑区为右侧额中回眶部,而上升的脑区有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双侧补充活动区、双侧扣带回中部与左侧扣带回后部、右侧海马、左侧顶上回、右侧缘上回、左侧楔前叶、左侧旁中央小叶、右侧颞上回。5.针刺后,脑白质网络全局效率属性上升的脑区有右额中回眶部、左侧内侧眶部额上回、左扣带回前部、右海马旁回,下降的脑区有左嗅皮质;脑白质网络局部效率属性上升的脑区有左额中回眶部、左侧补充活动区、右侧补充活动区、左海马旁回、左楔叶,下降的脑区有右回直肌、右扣带回中部、左杏仁核、左舌回。结论:1.通过对针刺治疗CPPS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NIH-CPS1的总分及各项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认为针刺治疗CPPS是有效的;2.应用凉血化瘀针法治疗CPPS,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中医瘀热症状评分的总分及各项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凉血化瘀针法可以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瘀热症状;3.CPPS患者脑白质网络存在异常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额叶、扣带回、旁中央小叶等区域,这些区域的异常导致了患者对于骨盆区疼痛不适感的增加。4.针刺治疗不仅改善了前额叶的功能,使大脑疼痛抑制功能恢复,还激活了包括海马、扣带回、杏仁核等多个与疼痛认知和情感处理密切相关的边缘系统。因此我们推测针刺治疗瘀热证CPPS可能是通过调节感觉、认知和情感处理来来达到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