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倾顺层软岩边坡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rrs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陡倾顺层软岩边坡失稳破坏是层状岩体滑移、弯曲变形不断发展直至岩层折断或发生倾倒或碎裂溃层破坏的过程。本文从这类失稳边坡的岩体结构特征入手,基于边坡层状岩体的三点弯试验、平推弯曲试验及数值模拟,探讨了层状岩体的断裂力学特性以及在弯曲荷载条件下的变形-断裂演化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而开展了陡倾顺层软岩边坡的破坏演化机制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建立了其稳定性计算理论,并给出了防治措施建议。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
  ①为了明确陡倾顺层软岩边坡的岩体结构特征及变形失稳机制,开展了该类边坡工程实例的地质调查及文献搜集工作,获得了该类边坡具有滑移-压碎-剪断型、滑移-弯曲折断型及滑移-弯曲倾倒型三种主要破坏模式。
  ②鉴于层状岩体弯曲折断力学性能是其稳定性的核心控制因素,为揭示边坡岩体的断裂力学特性,开展了边坡岩体三点弯试验及数值模拟工作,研究了层理面方向、层理面强度及间距对层理发育岩体的断裂韧度、断裂模式及强度的影响规律,形成了层状岩体断裂力学行为的岩层结构控制机制。
  ③为了揭示陡倾顺层软岩边坡“滑移-弯曲折断”破坏的地质力学机制,设计了可真实反映岩层滑移弯曲断裂受力机制的岩板平推试验及数值模拟,探讨了层状岩体层厚、层间粘结强度、层间裂隙等关键参数对边坡岩体滑移弯曲断裂强度、变形及破坏演化的影响机制,明确了岩层产生滑移-弯曲断裂的力学和地质条件,并基于能量原理,建立了单层和多层岩层的滑移弯曲断裂失稳力学模型。
  ④开展了陡倾顺层软岩边坡的变形演化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从坡体地质结构等内因和开挖及降雨等外因两方面,探讨了陡倾顺层软岩边坡变形破坏的控制因素及变形破坏演化的过程机制,提出了三类主要破坏模式发生的坡体结构条件,为此类边坡稳定性评价和防灾减灾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⑤针对陡倾顺层软岩边坡滑移-压碎-剪断和滑移-弯曲两类主要破坏模式,分别基于等K法和弹性板梁理论,推导了边坡发生破坏时极限坡高与临界坡长的计算公式,提出了该类边坡的稳定性计算理论。基于边坡的失稳机制的认识,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建议。
其他文献
Sepsis causes neutrophil sequestration in the lung which leads to acute lung injury(ALI).Neutrophil elastase(NE) is thought to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LI.This study investigated
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场景中,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机器间通信(Machine-to-Machine,M2M)业务急剧增长,带来海量用户连接需求。特别地,未来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网络海量物联网场景要求网络具备超千亿连接的支持能力,满足100万/km2连接数密度指标要求。在此场景下,数量空前的用户将会尝试接入网络,频繁的传输碰撞将带来网络拥塞、
如今,无线通信技术在不断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人们对无信通信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无线通信技术势必要朝着高传输速率和高传输可靠性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Single-Output,SISO)通信系统已经逐渐无法应用在一些具有特殊通信需求的地方。频谱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对高数据传输率的渴望是无线通信技术发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性能的定位、导航与授时(PNT)服务,是关键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随着GNSS应用场景日益泛化,服务需求呈多样化趋势,各大系统相继进行现代化演进,导航信号数量逐步增加,兼容性及性能约束开始凸显。二进制偏移载波(BOC)调制信号通过使用方波子载波实现了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相对于传统BPSK调制方式,不仅能够改善系统兼容性,还能够提供更好的码跟踪精度和抗
目的建立氯化镧诱导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氧化应激模型,研究氯化镧诱导神经元氧化应激对JNK信号通路和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的信号变化。方法大鼠皮质神经元的分离和原代培养,并建立氯化镧诱导的神经元氧化应激模型:以不同浓度(0,0.125,0.25,0.5)mmol/L氯化镧处理原代神经元24小时后,以MTT法测神经元存活率、细胞形态学电镜观察自噬小体数量和胞内活性氧(ROS)浓度测定等为指标评
传统的软件系统往往基于单体式架构开发,所有的组件、模块和资源等都集中在同一个软件实体中。然而,随着业务复杂度的不断攀升,单体式软件系统的整体复杂度和系统各个组件之间的耦合度变得越来越高,代码也由此变得更加不可控且难以理解。微服务架构作为一个灵活的软件架构体系,能很好地解决单体式架构高复杂度和高耦合度等问题。但是将一个庞大的单体式遗留软件系统迁移至微服务架构是一项代价极高的任务,开发人员不仅要理清业
建筑结构一旦发生连续倒塌,通常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恶劣的社会影响。研究建筑物遭受局部破坏后的受力机理、寻找增强结构抵抗偶然荷载能力的方法,对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防止重大工程灾害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建筑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尽可能避免连续倒塌的发生,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然而,已有研究多集中在抽柱法假定,对另一种可能导致连续倒塌发生的情况——落层冲击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蓬勃发展,隧道工程的基础研究、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发现这样一类棘手情况,即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城市隧道建设,常常会遇到由于城市垃圾污染导致的带有腐蚀性的地下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隧道建设,隧道支护结构容易受到环境中腐蚀因素的影响而无法达到其应有的力学特性,这就使隧道处于一定的安全风险之中。近年来,城市污染等环境问题造成的隧道衬砌
学位
群桩是地基处理中常用的基础形式,置于土体中的群桩不仅涉及到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同时还涉及到桩-桩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导致桩-土-桩耦合作用机理极其复杂。群桩动力响应计算中的常用方法是考虑群桩效应的叠加法,该方法的基础是以桩基位移为定义的桩-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在桩-桩动力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中包含了诸多假定,例如不考虑被动桩振动对主动桩的反馈作用、忽略桩基的横截面尺寸效应、不考虑土层之间的相互
学位
在建筑暖通系统中使用新风设备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由于新风的引入会带来额外的冷热负荷,利用排风余热进行新风处理的方案就成为了降低暖通系统能耗的可行方法。带有热泵系统的的新风设备具有出风参数可控,不受地域条件影响的特点。同时它应用方式灵活,可作为单独的冷热源设备使用,这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这类设备的应用最大的障碍是其制冷、制热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对于运行成本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