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被视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它不但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同时也为社会就业岗位的增加提供了广阔空间。研究生作为知识储备最为丰富的学生群体,其创业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在促进研究生创业活力及创业水平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通过大量创业支持措施的实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向及行为,培养塑造未来的创业者。目前,创业支持对创业意向影响的研究比较有限,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分歧。有研究表明创业支持正向影响创业意向,也有研究指出创业支持对创业意向没有影响。其次,中间机制研究比较有限。现有关于创业支持影响创业意向中间机制探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认知变量中介作用的探讨,缺乏针对情感在创业支持对创业意向影响中的研究,并且缺乏中间过程中边界条件的研究。最后,现有研究主要将创业支持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在创业意向前因变量的关系中,缺少创业支持是否具有调节效应的探讨。因此,本研究以研究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创业支持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指含有中介变量)以及调节作用多角度探讨创业支持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本研究共包括了三个子研究,首先,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创业支持对创业意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同时考虑性别的调节效应;其次,在SOR理论(simulus-organism-response)框架下,研究了创业激情在创业支持到创业意向的中介作用,同时考虑了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最后,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了创业支持在创业动机、创造力对创业意向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首先对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研究假设,然后介绍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过程,运用SPSS19、HLM2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并具体阐述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结论主要包括:第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创业支持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同时考虑性别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支持正向影响创业意向;态度、感知行为可控性和主观规范部分中介创业支持到创业意向的关系。另外,性别调节创业支持到态度、感知行为可控性之间的关系,女性研究生在创业支持到态度、感知行为可控性关系更强。第二、基于SOR理论,探讨了创业激情在创业支持到创业意向的中介作用,同时考虑了调节焦点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激情部分中介创业支持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另外,调节焦点调节创业支持与创业激情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促进焦点正向调节创业支持到创业激情之间的关系;预防焦点负向调节创业支持到创业激情之间的关系。第三、基于自我效能理论,探讨了创业支持如何调节创业动机、创造力到创业自我效能关系,最终影响研究生的创业意向。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动机、创造力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部分中介创业动机、创造力到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创业支持正向调节创业动机到创业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创业支持负向调节创造力到创业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在三个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第一、加强了组织层面变量创业支持对创业意向影响的研究。通过跨层次测量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的变量,深入探讨了创业支持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创业支持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既包括作为自变量对创业意向直接和间接的作用,也包括作为调节变量在创业意向前因变量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创业支持在影响创业意向中存在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调节作用的探讨,丰富了创业支持对创业意向影响的理论研究。第二,深化了创业支持到创业意向的中介机制研究。为了明晰创业支持对创业意向作用的中介机制,一方面研究了三个个体层面的信念变量--态度、感知行为可控性和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研究了个体情感变量--创业激情的中介作用。通过对信念变量、情感变量中介效应的分析,丰富了创业支持影响创业意向中介机制的研究。第三,拓展了创业支持影响创业意向过程中边界条件的研究。一是探讨了性别在创业支持到态度、感知行为可控性和主观规范的调节作用。二是探讨了促进焦点和预防焦点在创业支持到创业激情的调节作用。通过分别具体研究性别、调节焦点如何调节创业支持到三个信念变量和创业激情的关系,丰富了创业支持到创业意向影响过程边界条件的研究。在实践层面,本研究结论为政府、高校及社会如何促进研究生创业水平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首先,政府、高校和社会应加大创业支持的力度,要着力于研究生态度、行为可控性和主观规范的改善。为提升女性研究生创业意向的水平,应着力于态度及行为可控性水平的改善。其次,高校在实施创业支持的过程中,应努力提升研究生的创业激情水平,同时要在相关活动的目标实现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业愿景,引导并提升学生的促进焦点水平。最后,学校在提升学生创业动机及创业力的同时,也要加强针对高创造力水平个体的分类指导工作,要加强过程的监督指导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