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在农业生产上危害严重。在我国,该病害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由于条锈菌毒性变异和品种单一化种植,小麦的品种抗性不断丧失,利用遗传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选用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的5个品种Avocet S*6/Yr1、Avocet S*6/Yr6、Avocet S*6/Yr9、Avocet S*6/Yr24、Avocet S*6/Yr10进行不同混播处理,研究了混播群体中存在各不同抗病基因时对小麦条锈病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如下:混播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条锈病的发生。混播小区灌浆期病叶率实测值小于理论值的占84.61%,相对防效在2.84%~39.23%之间,病情指数实测值低于理论值的占53.84%,相对防效为17.87%~79.66%。2个单基因品种混播多不能显著降低条锈病的发生,而3个以上单基因品种混播多可显著降低条锈病的发生。防病效果的产生与混播群体中不同抗病基因对条锈菌生理小种的选择有关。群体中所含基因越多,则病害减轻,因为丰富的抗病基因可减缓优势小种的出现。此外,混播组合并非全部表现正防效,13个混种组合中AUDPC实测值低于理论值的占53.84%,相对防效在16.96%~76.42%之间。其中2品种和3品种组合既有正防效又有负防效,病害减轻的组合中多含有Avocet S*6/Yr6和Avocet S*6/Yr10组分,而病害加重的组合中多含有Avocet S*6/Yr9和Avocet S*6/Yr24组分,这表明,防病效果并非简单决定于抗病基因的数目,基因的类型也起了重要作用,即抗病基因间有互作效果。对混播的千粒重和产量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千粒重增加的组合有12个,占92.31%,产量增加的组合有10个,占76.92%,可见混播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产量损失。从粗蛋白含量来看,混播中蛋白含量增加的组合占84.61%。这表明,混播可以提高小麦的粗蛋白含量,改善小麦的品质。对采自单播处理Avocet S*6/Yr6、Avocet S*6/Yr10和混播处理Avocet S*6/Yr(9+10)的76个菌株进行小种鉴定,结果显示,含不同抗病基因的处理,小种构成有差异;与单播相比,混播中优势小种比例下降。用AFLP方法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单播处理的条锈菌遗传多样性有差异;与单播相比,对应的混播处理中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