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赛过程中,运动员表现出的竞技水平决定了最终运动成绩。集体项目是我国艺术体操运动的重点发展项目,其专项特征和彰显集体协同精神的竞技特点,决定了运动员的现实训练水平向目标竞技水平的转移过程充满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成为一种常态现象。目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稳定发挥率较低,不同程度的负变异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对这一现象实施科学控制,实现训练过程与参赛过程的有效衔接,将训练中获得的竞技能力转化为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国家艺术体操队及各省市集体队伍教练员和运动员迫切期望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完善艺术体操专项参赛理论、促进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稳步发展的迫切需求。
鉴于此,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德尔菲法、录像观察法、实地调查法、因子分析法多种研究方法,以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为依托,依据多学科相关理论,探索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评价方式并运用于参赛实践,归纳出目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态势,据此探讨变异现象的多学科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策略。研究结论如下:
(1)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中,“竞技表现”特指参赛过程中,五名运动员在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协同配合所表现出的成套难度技术稳定水平、技术完成规格与艺术呈现效果;“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特指在训练与竞赛两种不同时空条件下,由于多重主客观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五名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成套难度技术稳定水平、技术完成规格与艺术呈现效果的现象。
(2)依据变异性质,可将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分为正变异、负变异和零变异;依据变异内容,可分为技战能变异、体能变异和心智能变异;依据变异程度,可分为大变异、中变异和小变异;依据变异对象,可分为个体变异和集体变异。参赛过程中各种变异类型间相互组合,形成不同形式和性质的变异现象,最终外显为主导竞技能力的变异。
(3)对于国家队集体项目运动员而言,赛事级别越高竞技表现变异的程度略大。5圈和3球2绳中发生变异的难度类型均为协作类难度,身体难度和舞步组合类难度表现稳定,两个项目中5圈的变异频率显著大于3球2绳,完成(E)部分的变异频率整体高于难度(D)部分,全能决赛和单项决赛的变异频率大于资格赛,变异性质以零变异为主,正变异的比率较小。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态势为:同场赛事赛前赛中技术发挥的稳定水平不一致;2018年度赛事间赛前赛中技术发挥稳定水平的提升幅度与时间不一致;不同性质及程度的变异现象在5圈和3球2绳中出现的频率不尽相同;全国赛与世锦赛的变异态势基本一致。
(4)对于我国12支省队集体项目运动员而言,赛前训练表现越稳定竞技表现变异频率越低。我国各省队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总体态势为: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普遍低于赛前二周平均训练水平;运动员3球2绳竞技表现的稳定程度低于5圈;竞技表现正变异的比率较小,零变异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多数队伍之中;同场赛事中,资格赛的变异程度和变异频率高于全能决赛和单项决赛,全能决赛的表现相对稳定;年度三场全国赛间,赛前训练表现的稳定水平逐渐提高,竞技表现稳定水平呈现前低后高的“V”型态势。我国不同水平省队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态势为:高水平队伍(综合排名前三位)竞技表现变异的频率低于一般水平队伍(综合排名最后三位);一般水平队伍竞技表现变异性质、程度及频率的可预测程度显著高于高水平队伍;不同性质及程度的变异现象间,一般水平队伍出现的比率比较均衡,高水平队伍则存有差异。
(5)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主要成因为训练因素和心理因素,其中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运动员赛前技术的熟练性与稳定性以及赛中是否能够专注于比赛过程,是引发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主要因素。运动员赛前所具备的技术能力及技术发挥的稳定程度、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和身体状况、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为主要训练因素;参赛形势下运动员的应对方式及竞争强度、赛前热身状态及教练员的临场指挥状态、赛前准备的充分程度、裁判员的执裁能力与道德水平为主要参赛因素;运动员的专注力、自信水平、状态焦虑程度及注意方式为主要心理因素;教练员与队员间人际关系、队员间人际关系、团队内部合作行为及冲突调和结果为主要社会因素,对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6)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主要控制内容包括训练控制、参赛控制和心理控制。控制过程中,应同时强调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双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五名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将提高能力与培养状态有机结合。赛前训练时,需全面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并发展运动员的团队参赛能力,教练员通过训练控制使五名队员均保持相对稳定的赛前状态,重视实战练习和赛间训练的合理安排,降低损伤发生率;赛前设置参赛目标和制定参赛方案时,需考虑到每名队员的实际情况,重视目标与方案的可操作性与目标的激励作用,参赛过程中,将程序化参赛方案落到实处,适时调整每名队员的赛前热身状态及教练员的临场指挥状态;重点培养运动员的赛中自控能力,将每名队员的自信程度调整到最佳水平,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与比赛心理策略运用能力,根据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竞技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
鉴于此,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德尔菲法、录像观察法、实地调查法、因子分析法多种研究方法,以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为依托,依据多学科相关理论,探索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评价方式并运用于参赛实践,归纳出目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态势,据此探讨变异现象的多学科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策略。研究结论如下:
(1)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中,“竞技表现”特指参赛过程中,五名运动员在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协同配合所表现出的成套难度技术稳定水平、技术完成规格与艺术呈现效果;“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特指在训练与竞赛两种不同时空条件下,由于多重主客观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五名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成套难度技术稳定水平、技术完成规格与艺术呈现效果的现象。
(2)依据变异性质,可将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分为正变异、负变异和零变异;依据变异内容,可分为技战能变异、体能变异和心智能变异;依据变异程度,可分为大变异、中变异和小变异;依据变异对象,可分为个体变异和集体变异。参赛过程中各种变异类型间相互组合,形成不同形式和性质的变异现象,最终外显为主导竞技能力的变异。
(3)对于国家队集体项目运动员而言,赛事级别越高竞技表现变异的程度略大。5圈和3球2绳中发生变异的难度类型均为协作类难度,身体难度和舞步组合类难度表现稳定,两个项目中5圈的变异频率显著大于3球2绳,完成(E)部分的变异频率整体高于难度(D)部分,全能决赛和单项决赛的变异频率大于资格赛,变异性质以零变异为主,正变异的比率较小。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态势为:同场赛事赛前赛中技术发挥的稳定水平不一致;2018年度赛事间赛前赛中技术发挥稳定水平的提升幅度与时间不一致;不同性质及程度的变异现象在5圈和3球2绳中出现的频率不尽相同;全国赛与世锦赛的变异态势基本一致。
(4)对于我国12支省队集体项目运动员而言,赛前训练表现越稳定竞技表现变异频率越低。我国各省队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总体态势为: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普遍低于赛前二周平均训练水平;运动员3球2绳竞技表现的稳定程度低于5圈;竞技表现正变异的比率较小,零变异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多数队伍之中;同场赛事中,资格赛的变异程度和变异频率高于全能决赛和单项决赛,全能决赛的表现相对稳定;年度三场全国赛间,赛前训练表现的稳定水平逐渐提高,竞技表现稳定水平呈现前低后高的“V”型态势。我国不同水平省队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态势为:高水平队伍(综合排名前三位)竞技表现变异的频率低于一般水平队伍(综合排名最后三位);一般水平队伍竞技表现变异性质、程度及频率的可预测程度显著高于高水平队伍;不同性质及程度的变异现象间,一般水平队伍出现的比率比较均衡,高水平队伍则存有差异。
(5)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主要成因为训练因素和心理因素,其中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运动员赛前技术的熟练性与稳定性以及赛中是否能够专注于比赛过程,是引发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主要因素。运动员赛前所具备的技术能力及技术发挥的稳定程度、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和身体状况、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为主要训练因素;参赛形势下运动员的应对方式及竞争强度、赛前热身状态及教练员的临场指挥状态、赛前准备的充分程度、裁判员的执裁能力与道德水平为主要参赛因素;运动员的专注力、自信水平、状态焦虑程度及注意方式为主要心理因素;教练员与队员间人际关系、队员间人际关系、团队内部合作行为及冲突调和结果为主要社会因素,对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6)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主要控制内容包括训练控制、参赛控制和心理控制。控制过程中,应同时强调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双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五名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将提高能力与培养状态有机结合。赛前训练时,需全面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并发展运动员的团队参赛能力,教练员通过训练控制使五名队员均保持相对稳定的赛前状态,重视实战练习和赛间训练的合理安排,降低损伤发生率;赛前设置参赛目标和制定参赛方案时,需考虑到每名队员的实际情况,重视目标与方案的可操作性与目标的激励作用,参赛过程中,将程序化参赛方案落到实处,适时调整每名队员的赛前热身状态及教练员的临场指挥状态;重点培养运动员的赛中自控能力,将每名队员的自信程度调整到最佳水平,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与比赛心理策略运用能力,根据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竞技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