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己经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外商直接投资己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区域分布上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内地表现出的地区差异性,既反映了资本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战略性考虑,又显现出外商对中国各区域环境特征和优势资源的选择性利用。因此,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区位分布及投资的区位选择行为,对了解中国各区域的经济特征与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性以及如何改善劣势地区条件以便更好的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对比了三大地带、七大区域以及各省市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情况,综合传统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对区位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即传统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所关注的劳动力成本、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以及新经济地理学所揭示的技术外部性、市场规模、工业发展水平、劳动力质量,基础设施和产业集群效应等区位因素。然后结合面板数据模型,分区域即北部沿海、中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地区、中北部,西南和西北地区对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重新审视了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决策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市场化程度等传统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变量未能较好地解释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行为,新经济地理学所揭示的技术外部性、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以及历史外商直接投资等传导机制在我们的检验结果中具有统计显著性,最后结合这些因素针对不同的区域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