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土保持区划一直是水土保持基础研究的热点,但是对大中尺度下的水土保持区划的系统研究并不多。本文从理论方法上对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对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区划研究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的内涵和性质,对我国的水土保持区划进行了定位。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的理论基础和原则,指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和指标体系组成,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方法,并对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系统架构进行了探讨,最后以山西省为例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表明:
(1)水土保持区划是部门综合区划,是水土保持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一个宏观的、战略的、方向性的技术文件,是大中尺度范围下的水土保持工作策略。
(2)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理论包括地域分异规律、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科学原理、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水土资源经营方式的差异;区划原则包括发生学原则、区内相似性和区间的差异性、整体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区域共轭原则、行政边界完整性原则、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以及时限性原则。
(3)在明确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影响因子分析,指明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由自然、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水土流失4个要素组成,各要素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并按贡献率赋权重。
(4)水土保持区划采用统计分析与空间叠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根据各主成分综合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各要素分区图,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将各要素分区图进行叠加,调整后得到水土保持区划结果。
(5)水土保持区划系统架构是水土保持区划研究系统、框架系统和应用系统的组成。研究系统是水土保持区划的技术支撑;框架系统包括基础数据库系统和水土保持区划体系的建立,是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体系的实现途径;应用系统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的法律地位以及与相关区划(分区)的关系,是水土保持区划实施的保障。
(6)本文以山西省为例,按确定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山西省水土保持区划,证明了理论的科学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本文的创新点:通过研究分析,本文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的定位;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中各要素主导因素的提取方法,把统计分析和空间叠置分析相结合的区划方法应用到了水土保持区划中;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系统架构,对今后水土保持区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