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和环己烷的分离是石油化工中十分困难且最为重要的分离过程之一。环己烷通常是由苯催化加氢制得,未反应的苯残留在反应器及产物中,要得到纯净的环己烷就要去除环己烷中的苯。但是苯和环己烷结构相似、性质相近,在全组成范围内相对挥发度很低,形成共沸物,采用普通精馏无法分离苯和环己烷。目前工业上采用萃取精馏和恒沸精馏来分离苯和环己烷,但是投资和操作费用高,工艺复杂,能量消耗大,工业上渴望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分离苯和环己烷混合物。溶剂萃取一般用来分离普通精馏难以分离的物系,本课题选用溶剂萃取的方法分离苯和环己烷体系。主要研究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硫氰酸钠(NaSCN)形成的复合溶剂萃取分离苯和环己烷的选择性,并测定苯+环己烷+DMF+NaSCN四元体系液液平衡数据。通过DMF+NaSCN复合溶剂萃取分离苯和环己烷的液液平衡数据,计算了萃取分离苯和环己烷混合物的选择性大小,选择性系数在2.45~11.99之间。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溶剂中NaSCN含量的增加,复合溶剂的选择性系数逐渐增大;随着萃余相中苯含量的增加,复合溶剂的萃取选择性逐渐减小。对平衡数据采用NRTL方程和Wilson模型进行了关联,并计算了对应的方差(δ)。从计算的结果来看,NRTL方程的方差(δ1=0.0048)较Wilson模型的方差(δ2=0.0543)小,所以NRTL方程可以很好的关联该四元体系。根据测定的液液平衡数据和NRTL方程模拟结果绘制了三角形相图。由实验得到的苯+环己烷+DMF+NaSCN液液平衡数据,运用ChemCAD模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模拟计算,研究原料液组成和萃取剂组成等因素对萃取分离苯和环己烷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规律吻合。通过对复合溶剂DMF+NaSCN性质的研究,发现复合溶剂在30℃下有较高的电导率。鉴于此,进一步研究了复合溶剂DMF+NaSCN的电化学性能。DMF作为一种很好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低粘度和低介电常数等优点,应用范围广泛。因此认为DMF是一种很好的电解液材料。实验中制备了不同NaSCN盐含量的DMF溶液,组装了以聚苯胺/活性炭为电极的超级电容器,通过电化学测试方法,如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等,初步探讨了DMF+NaSCN作为有机电解液在电化学超级电容器中的电化学行为。本论文中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及聚苯胺/活性炭复合材料。以1.0mol/L LiPF6/(EC+DMC)有机电解液和复合溶液DMF+NaSCN电解液作为对比,组装超级电容器,使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实验方法探讨了DMF+NaSCN作为电解液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以聚苯胺/活性炭复合材料为正极,活性炭电极为负极,复合溶液DMF+NaSCN同样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性能。鉴于此,DMF+NaSCN电解液将因为其自身成本低,制备简单,有一定的电化学性能等优势,在今后电解液的研究中有很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