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附加义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词语的附加义系统进行了宏观思考:探讨了词语附加义的性质特点和分类系统,认为词语附加义具有附着性、广泛性、联想性,可以分为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地方色彩、时代色彩和民族色彩五大类;从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文化特色两个角度考察了词语附加义的社会文化内涵;提出附加义对词语发展具有影响,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附加义的变化对概念义的演变具有影响,包括(一)感情色彩的变化能引起词义的演变;(二)语体色彩的通俗化使词义扩大或泛化; (三)时代色彩的变化拉动词义的演变。二是附加义对词语的选择使用具有影响,包括(一) 附加色彩影响着委婉语与禁忌语的使用;(二)附加色彩影响着词语的替换。对词语附加义进行系统论述,透过词汇对文化的反映,考察了社会文化因素对词语附加义的影响,提出词语附加义对词语使用和发展的影响,是本文所做的有益尝试。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名词的语义和名词在词类连续统上的地位两方面来讨论名词和其他词类,主要是形容词和动词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虽然名词同形容词、动词相比是一个自足的概念,并且
传统的翻译研究探讨的问题往往集中在以下一些问题上:翻译的标准问题,翻译的“直译”与“意译”问题,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文学翻译的风格论问题等。近年来翻译中的重
人们运用语言时常要求“精确”,讲究言简意赅,言必有中。但语言现实错综复杂,交际双方往往会有言不达意或误解的情况发生。歧义,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无处不在。它普遍存在于各
间接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从语用、认知等角度探究间接言语行为中听话人的解码问题
"忠恕之道"是儒家的"行仁之方",它一方面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利,另一方面又强调在平等互利中尊重他人的独立意志,不要以己之意志强加于他人。因为在这一道德准则中蕴含着
消歧是自然语言理解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而在导致话语歧解的各种歧义类型中又以词汇歧义最为常见。本研究试图运用语言学理论在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中阐释人脑如
本文旨在探讨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隐喻含义的阐释及其推导过程。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交际双方都遵循着关联原则,即根据相关联的信息来认知事物。关
为了实现大面积遥感定量评估蒙古高原草地退化状况,利用NDVI数据反演1982-2013年草地植被覆盖度,并以1982-1985年覆盖度作为基准数据,计算1986-1999年和2000-2013年草地退化
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水溶性杂多糖,因此成为人们广泛研究的对象。本文以日本厚叶海带为原料,利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弱阴离子交换层析对
本文从社会无穷变化的立场出发,描述了随之变化的社会交际工具语言中的语音变异及其语用意义。论文首先从不同角度指出语音变异是语言交际中话语的音位、音高、语调等语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