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使农民获得了极大的自我经营,农民在生产经营中地位的改变,不仅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使他们有可能重新选择和组织各种合作。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的社会,而实践表明,完成对小农经济的改造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一步步实现农业的集体化。自2009年至2012年,衡水市已建立农机合作社334家。衡水市农机合作社的出现加快了农村土地的经营权的流转,促进了粮食增效和农民增收,对于转移农业劳动力,整合农业资源,推动土地规模集约经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纵观衡水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四年的发展,起步虽晚但起点高,总量虽少但发展势头强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合作社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土地规模集约经营相对滞后,影响大型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衡水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衡水市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对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衡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衡水市农机合作社的实际运营情况出发,首先对农机合作社的内涵进行了理论界定,进而通过梳理和总结农机合作社的一般理论和发展变化,追踪农机合作社的制度变迁理论,为分析和研究衡水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经验借鉴。论文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已有成果,对衡水市农机合作社的类型、管理机制、农机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现状研究,对农机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机合作社今后的经营机制、组织结构及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研究希望通过资料收集与典型分析等方法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农机专业合作社长远发展的理论指导,以便更加有效的发挥其服务“三农”的作用,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