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在“全球变化研究”的国内外科学计划背景下,所进行的中国“考古时代”长江下游500年以内尺度区域环境的恢复性重建。 研究的具体目标,是采用考古学和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借用其他相关学科的手段和成果,以考古学遗存为对象,以长江下游为空间范围,以环太湖流域为核心区域,以距今7000-3000年前为时间跨度,探讨这一时空框架内文化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该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和格局中具有的共同性与特殊性。同时,还将考察考古地理学成为历史地理学有机组成部分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尝试籍此充实或完善历史地理学的现有学科体系。 通过研究,重点探讨以下课题: 1、在过去以千年为尺度的基础上,采取量化手段,分析长江下游考古时代诸文化发展进程,为研究长江下游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提供400-200年尺度的高分辨率序列,绘制完成12幅该尺度内的考古时期地图,变趋势性观察为过程性研究,增加可视化效果; 2、提取遗存中的环境信息,解剖广富林、龙南和龙虬庄等典型遗址,初步建立长江下游考古时代有代表性区域和时段的人文环境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 3、探讨长江下游地区考古时代的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着重就良渚文化兴衰过程进行分析,辨证认识文化强势期的文化扩散与环境恶劣期的文化迁徙之间的原因。 4、总结长江下游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乃至文明起源过程中,是否扮演过不同于其它地区的重要角色,是否具有自身发展模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考察该地区在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或文明格局中,是否具有一般性过程与特殊性规律的双重特征。 5、以考古遗存为研究对象,拓宽历史地理研究的资料来源和利用领域,考察考古地理学成为历史地理学乃至地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6、在充分运用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应用科技考古学的方法提取更多的信息,并讨论这些手段在考古地理学研究中的可行性。 根据以上研究目标,本文首先构建了时间框架。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至商代的文化序列进行分期排队,将历时约4000年的考古时代划分为12个发展阶段,平均每个阶段约为350年跨度,其中最小跨度期可以细化到200年左右。但分期结果也表明,对于那些只经过田野调查或材料公布过于简略的考古遗存,尚无法进行如此细化的分期,这意味着本文的相关结论还存在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空间。 考古地理学的核心是对遗存进行区域性和局域性的空间特征分析。在区域性 研究中,本文全面收集了文化属性明确的757个遗址,着重对聚落量值变化、文 化埋藏重合指数、聚落密度、聚落位置移动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平面图、 柱状图、曲线图和表格化处理。图表显示,长江下游遗址群的时空分布具有不均 衡的特点。稳泽中期以前的1-5段期间,遗址数量少,空间分布呈散点状,重合 型遗址较多,历时约1600年;赵泽晚期到良港晚期的6-9段期间,遗址数量激 增,空间分布密集,单一型遗址增多,历时约1400年;马桥早期开始的10l 段期间,遗址数量骤减,空间分布又呈散点状,单一型遗址增加,历时约900年。 对局域性单一考古遗址中所包含的人地环境信息的考察,本文选取了广富林、 龙南和龙虬庄等典型遗址,分别进行了自然环境景观、人文环境景观和综合环境 景观三个方面的复原与重建。 重建自然环境景观的案例是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重点解析了作者曾参加考 古发掘的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分析表明,广富林遗址至少在时属7段的距今5300 年前后,已经转变为淡水湖沼环境,并逐渐进入温暖湿润时期,为人类到此居住 提供了可能性。而到了时属9段的良诸晚期,气候又变得温凉干燥,泥炭堆积反 映出当时水域有扩大的迹象,不再利于人类生存。导致土著的良港人群被迫迁徙 他处,而外来的北方人群更因为难以适应这里的环境,只是短时期地在此居住过 一段时间后,也不得不迁徙而去。 人文环境景观的复原选取了苏州地区的龙南遗址加以典型分析。发现长江下 游地区有地穴式、地面式、干栏式和台基式四种建筑结构形式,前三种形式多与 乡村聚落相联系,有居址属性;后一种形式与中心遗址群的都邑有关,有宫殿属 性。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清早期,社会结构己经发生变化,阶层性分化明显, 社会性质正在向质变阶段过渡。龙南聚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向心式家庭开始解。体,离心式家庭不断增多。对典型的46口之家和墓地的案例分析表明,聚落内 部己出现了分化和贫富差别。而聚落之间,中心聚落的高等级“玉敛葬”多建筑 在经过人工修整的台墩上,一般聚落的低等级小墓多分布在自然山丘或平原上。 有迹象表明,长江下游各区域普遍不使用土筑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