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一直是各方面关注的话题,因此,通过研究处于主导地位的工业增长效率来进行判断,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参数前沿方法中SFA模型对能源约束下中国工业TFP增长率及其分解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30个省份工业TFPG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一维静态排序,随后进行了二维矩阵分析,将各省工业增长类型与工业增长效率类型按象限进行分类,并指出各类型的特征和发展潜力与方向。之后对全国和三大区域TFPG及其分解各要素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然后用变异系数进行敛散性分析,最后进行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一)、1998-2009这十二年期间,能源约束下中国工业增长效率呈现下降态势,技术进步率与相对前沿技术效率变化双双下降导致TFP增长率不可避免的下降。(二)、前沿技术进步FTP是TFP增长的最主要源泉,FTP的区域特征西部>中部>东部不但折射了经济落后地区工业部门在技术进步率上的“后发优势”,更是决定了TFPG也体现出西部>中部>东部的特征;(三)、1998年以来,相对前沿技术效率的下降情况在东中西部普遍存在,成为制约TFP增长的最大因素,技术效率TE东部>中部>西部,技术效率的变化率TEC也是如此,即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恶化比发达的东部地区更显著,因此出现了技术效率上的“马太效应”;(四)、规模不经济性的绝对值不大,对TFP增长阻碍作用较小,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的特征;(五)、在动态分析中得出各时间段TFPG及其分解的详细特征,结合特定阶段我国区域工业发展状况和相应的国家经济政策分析了其背后的经济含义和原因,同时指出其与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战略相符与不符的情况。(六)就敛散性情况而言,总体上看TFPG收敛情况与FTP情况非常相似,全国整体状况与东部地区状况相仿,技术效率呈现σ发散状态,技术进步率则在不同区域与阶段体现出各自的敛散性特征,并未出现绝对收敛的趋势,TFPG也并未出现趋同效应。(七)外商直接投资是提高工业技术效率的外部动力,城市化是工业技术效率提高的内部推手,自主研发科技投入是技术效率提高的核心动力,国有产权结构是技术效率提高的一大制约因素,经济结构的重型化阻碍技术效率的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技术效率提高的支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