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经对如何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进行了多次行政改革的提案,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曾经曾经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以及2008年进行过六次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在经过这几次大规模的改后后,达到了预想的成效,政府部门做到一定程度上的“精兵简政”,而关于政府的职权也给予了限制。但是即使这样,纵观整体,这六次大规模的改革还是停留在表面调整,没有进行根本性、彻底性的改革,相对而言,政府也转型无望。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之下,社会民生等一系列问题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各地上访事件不断,“强拆”问题引发大量社会矛盾,而这些问题与处于最基层的县区级政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的整体改革,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民众对现有政府体制的不满,县区级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等,明确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梳理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和发展的脉络,以此证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必要性,阐述我国现有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实践,分析其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打破困境、解决矛盾的方案。第一部分,服务型政府理论分析。服务型政府以民主和法治作为自己的构建框架,其构建的价值理论基础就是公民和社会,服务型政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公益,实现人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最早从西方的行政改革理论演变而来,并且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最终指导思想,其中包括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用经济学上的市场运作和管理学上的方法进行政府部门改造,服务型政府理念以西方理论为支撑。其中“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以及从中演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是服务型政府关于“政---民”关系的理解和职能转变的重要依据。第二部分,县区级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必要性。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是遵从政府本质属性而来的,现如今,大部分国家都是实行的公开行政、服务公民的政府模式。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受到西方行政改革浪潮和理论的极大冲击。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也成为推动政府进行根本性转型的动因。与市场经济同步而来的,是社会民生问题的大量涌现,如此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国际背景对政府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服务型政府构建登上了历史舞台。第三部分,县区级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实践。服务型政府的提出,缘于地方政府的先行先试和理论界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县区级服务型政府构建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其中包括有文章中提到的邯郸鸡泽、唐山古冶、保定望都、承德滦平等一批县市区,在提高公民参与水平、细化行政审批制度、全力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平台以及开放公共财政、强化政府绩效和推进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并为之后的县区级改革提供了范例。但是纵观这些县区级政府构建的总体水平,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时期,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瓶颈,引发了冲突,这主要表现为:以“经济”为指挥棒以及公共资源不合理使用的问题;政府自利性和传统运行体制的问题;受“不平等”的文化传统影响的问题;改革“对上负责”体制的问题等。第四部分,县区级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对策性思考。在县区级服务型政府构建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要如何竭力突破县区级地方服务型政府构建的瓶颈,这是本篇论文研究的重点。我们认为,首先要做到政府工作人员转变理念,以服务作为自己办公的出发点,让首先要做到政府工作人员转变理念,以服务作为自己办公的出发点;其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政府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以法律作为强有力的保障,形成问责机制。所以,我们在县区级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要有自己的总体规划,并按照规划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切实保证县区级服务型政府的有序构建。县区级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正是基于我国现实的国情提出的,我国政府的类型正在从以往的管制型向服务型方向发展,并且已取得了相应的成绩。本文通过对县区级服务型政府构建现有问题的分析,提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以便能够在县区级服务型政府构建中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建议,以供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