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5年国务院颁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世界“双一流”建设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里的热门话题。一所大学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大学的学术发展水平,同时也决定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一流的师资队伍无疑是建设世界“双一流”的核心竞争力。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途径主要包括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和培养本校教师,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由于所在地理位置和经济情况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会导致引进外来优秀人才数量有限,因而高校师资水平的提高还主要依赖于本校教师素质的提升。学术休假制度为提高高校在职教师的学术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学术休假制度对高校教师和高校本身的重大意义,使之在世界各国高校中得到普遍实施。一方面,实施学术休假制度有利于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满足高校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另一方面,实施学术休假制度提高了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化解学术浮躁,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我国部分高校已在积极尝试建立学术休假制度,但有调查表明,学术休假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阻力,学术休假最终的实施效果也与设计制度的预期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全面推动学术休假制度的顺利实施,亟需对当前已经制定的学术休假进行制度的审视。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搜集国内外有关学术休假制度的研究文献,梳理学术休假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阐述我国高校实施学术休假制度的必要性。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以各大高校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学术休假制度为准,在全国搜集到了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临沂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共10所高校发布的学术休假制度文本。根据学术休假制度的具体内容,主要从休假目的、申请条件、休假周期、休假时长、休假待遇、休假人员比例、休假的任务、休假的经费、审批程序、管理考核十个维度进行内容比较。运用问卷调查法从对学术休假制度的认知及态度,学术休假制度的具体落实,以及学术休假制度的实施效果三个方面了解10所高校学术休假制度的实际实施情况。最后通过将学术休假制度的实施情况与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我国高校目前制定的学术休假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对学术休假制度的认知不足、学术休假制度的不完善、学术休假经费不足、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学术组织的参与不足等。针对高校实施学术休假制度时遇到的阻力,从政府、高校、教师三方面提出化解策略,为10所高校进一步优化学术休假制度提供建议,也为没有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的高校提供制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