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旨是对构想中的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可能产生的贸易效应进行预测性研究。众所周知,中俄蒙三国间拥有高水平的政治外交关系、悠久的贸易历史和互补的贸易结构,同时,中俄蒙又是“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但三国的贸易发展水平远不及外界预期。学界普遍认为各种贸易壁垒,较低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可能是中俄蒙贸易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掘的主要障碍。在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基础上,构建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可能是破除各种贸易障碍,挖掘三国贸易潜力的重要手段。中国把自由贸易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加快推进以周边国家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纵观我国与周边国家组建自由贸易区的情况后发现,中国已和东、南、西三个方向的邻国构建了多个自由贸易区,而唯独和北方的俄蒙两个邻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尚属空白。当前,中国业已和俄蒙两国形成共识,共同建设旨在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中俄蒙自由贸易区的设想,通过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消除三国之间贸易发展的障碍因素。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对于提升三国间的贸易合作水平,促进三国毗连地区的经济发展,完善我国以周边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布局具有重要作用。各国对组建自由贸易区的意愿是否强烈往往首先取决于其加入后经贸利益的得失。因此,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分析是很多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Viner提出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随后经济学家Meade在Viner的基础上构建了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分析框架,Viner和Meade等人的研究形成了后来针对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局部均衡研究的理论基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新的自由贸易协定纷纷出现,成员国的构成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成员国经济规模有明显差异的自由贸易区,即国家规模异质性自由贸易区越来越多,其贸易效应分析不能简单套用Viner-Meade框架,扩展该框架,并考虑不同产品、不同供给弹性对国家规模异质性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影响,能有效解释当前更多自由贸易协定贸易效应。因此,对Viner-Meade框架的扩展更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拟通过对自由贸易区理论的系统梳理,结合中俄蒙国家规模异质性的客观实际,在Viner-Meade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造国际规模异质性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理论分析模型,模拟“大国”和“小国”在加入自由贸易区后不同发展阶段可能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以及其他贸易影响。同时,利用可计算局部均衡分析工具——SMART模型对中俄蒙自由贸易区不同关税减让幅度可能产生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中俄蒙三国在自由贸易区建成后的福利得失,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提出建设中俄蒙自由贸易区的策略建议。论文共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提出中俄蒙自由贸易区研究课题;其次梳理关于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成果,明确研究的方向;最后介绍论文整体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中俄蒙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基本理论。本章首先将对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理论的基本框架进行说明,并着重阐述自由贸易区静态贸易效应分析的Viner-Meade框架;接下来,在Viner-Meade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俄蒙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分析的实际需要,以国家规模异质性自由贸易区为研究视角,分为“小国”和“大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大国”和“大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两种情况,并从不同产品、不同供给弹性等角度出发,分析其加入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第三章、构建中俄蒙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模型。本文将选用SMART模型作为主要分析工具。系统介绍SMART模型的由来和应用,解释SMART模型对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分析原理,并以有限出口供给弹性的假设构建中俄蒙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实证分析模型。第四章、基于SMART模型的中俄蒙自贸区贸易效应实证研究。利用SMART模型对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可能产生的贸易效应进行测算。设置两个场景模拟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近期部分削减关税和远期零关税两种情形,并分别测算两个场景下三国总体及各个具体行业的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增长率、关税收入效应和福利效应。第五章、结论和对策建议。对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尝试提出推进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可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