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唯一一种被列入全球100种恶性外来物种的淡水螺,也是2003年农业部认定的首批入侵中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在福寿螺入侵中国的30多年里,学者们对其入侵机制及防控方式作了较多研究。本文从福寿螺繁殖力及壳修复过程两方面揭示了福寿螺环境适应性、种群的建立及生存能力,并探究了福寿螺卵作为水生动物饵料以增强观赏鱼体色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如下:1、四川地区福寿螺的繁殖力:2012年3-10月每月定期采集四川雅安地区三三种生境(池塘、稻田、沟渠)福寿螺卵块,并采用野外采卵和室内繁殖的方法研究了福寿螺的繁殖力及繁殖期。结果表明:福寿螺在四川雅安的繁殖期为每年的3-10月。野外福寿螺卵块单块卵粒数平均为233.30(33-621)粒·块-1,变异系数为55.00%,卵粒直径平均为2.60(2.17-3.20)mm,变异系数为8.95%。福寿螺卵块重(W0)与卵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80.906x+31.469(R2=0.854,P<0.01,n=105)。通过比较发现,福寿螺3-10月的绝对繁殖力,5月最高,为403.1粒·块-1,与其它月份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池塘、稻田、沟渠3种不同生境下,池塘中福寿螺绝对繁殖力最高,与稻田和沟渠两种生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采集自成都、雅安、资阳三地池塘中福寿螺,应用单对交配的方法进行室内繁殖研究其相对繁殖力。3个地区雌螺个体体重相对繁殖力分别为12.33、9.58、10.54粒·g-1,雌螺个体壳高相对繁殖力分别为4.55、3.92、3.54粒.mm-1,3地区间雌螺个体体重和壳高相对繁殖力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福寿螺壳修复过程中血细胞、相关酶类活性及钙含量变化研究:福寿螺壳被部分切除后,作者观察或测定了福寿螺存活率、壳修复过程、血细胞的反应以及钙含量的变化。试验被分为了4个组:大规格黑壳和黄壳福寿螺,小规格黑壳和黄壳福寿螺,分别为黑螺(大)、黄螺(大)、黑螺(小)和黄螺(小)组。试验期间黑螺(大)、黄螺(大)、黑螺(小)和黄螺(小)组的存活率分别为93.59%、94.87%、92.31%和96.51%,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诱导福寿螺壳修复1天后,各组中均长出新生壳,5-10天后,损伤处被新生壳完全封闭。15天后,黄壳福寿螺修复面积显著(P<0.05)大于黑壳福寿螺,但修复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次(3次)诱导壳修复,能够显著(P<0.05)增强新生壳的厚度。通过瑞氏染色,在显微镜下鉴定出福寿螺循环血淋巴中含有两种类型的血细胞,即: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人工诱导壳修复后,会使得总循环血细胞数量显著(P<0.05)增加,之后降低到受损前或低于受损前水平。黑螺(大)、黄螺(大)、黑螺(小)和黄螺(小)组总循环血细胞数量的峰值分别比受损前高2.86、2.43、1.69和1.71倍,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黄壳福寿螺总循环血细胞数量高于黑壳福寿螺。外套膜中的钙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随后降低到受损前水平,这与总循环血细胞数量变化趋势类似。本研究表明,福寿螺具有良好的壳修复能力,血细胞及钙的转移可能在壳的形成和修复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3、日粮中添加福寿螺卵干粉对血鹦鹉存活、体色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福寿螺卵(干粉)作为类胡萝卜素来源对血鹦鹉存活、体色和抗氧化力的影响。90尾鱼被分成三个处理组,每个处理三个重复。试验处理组如下:基础料(对照组),添加5%的福寿螺卵(5%组),添加15%的福寿螺卵(15%组)。每个组在第20、40、60天取样9尾。试验期间,各试验组鱼存活率无差异,均为100%。饲喂含福寿螺卵粉的饲料后,血鹦鹉皮肤和尾鳍等体色随着卵粉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试验结束后,添加福寿螺卵的试验组血鹦鹉尾鳍类胡萝卜素含量及鳞片色素细胞数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5%组皮肤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添加15%福寿螺卵组血鹦鹉肝脏SOD活性在60d表现显著性差异(P<0.05),CAT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饲料中添加福寿螺卵干粉,饲喂血鹦鹉后,能够明显提高血鹦鹉体色,高浓度福寿螺卵干粉会提高血鹦鹉抗氧化酶活性。综上所述,福寿螺具有繁殖期长,繁殖力强等特点,为该物种的入侵及扩散提供了种群基础。福寿螺螺壳损伤后快速修复能力以及低死亡率,显示了其在逆境中的生存优势,为种群的延续提供了保障。本文结果初步判断福寿螺卵具有利用价值,这为进一步研究通过福寿螺卵控制福寿螺数量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