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碎片化”向“大一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养老保障制度担负着国民财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职能,财富合理分配的目标是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最终目的是能够产生积极的国民财富效应。养老保险缴费作为国民财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间的纽带之一,缴费水平是否合意,从微观角度来看关系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的顺利推行,从宏观角度来看关系到国民财富的科学合理分配和国民经济体系的良性运行。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在并轨改革的初级阶段,还需要结合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其中,合意缴费水平就是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而能否实现积极的国民财富效应正是缴费水平合意性的判定依据和重要目标。机关事业单位并轨改革的动因从中央来看主要是公平性的诉求,从地方上来看主要是可持续的需要。并轨后,统账结合模式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成型。随着并轨改革的不断深入,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将会不断完善。本文从养老保险的宏观功能定位出发,在“大一统”理念的视角下,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致和补充养老保险对应为前提假设,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并轨养老金合意缴费水平的理论观点,结合养老保险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现实目标以及养老保险的微观功能定位,构建并轨养老保险三大账户的合意缴费率模型,确定合意缴费标准,并重点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合意缴费水平对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效应,对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化效应以及对国民财富的增长效应。为养老金缴费向合意水平调整,实现积极的国民财富效应提供合理依据和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养老保险并轨合意缴费水平及其产生的三大国民财富效应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积极的国民财富效应是缴费水平合意性的目标;关于合意缴费水平,基础养老金缴费率具有下调空间,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缴费具有合意性,但职业年金个人缴费部分处在合意区间的下限。机关事业单位并轨及合意缴费水平能够实现国民财富更合理的再分配,优化公共财政支出水平,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全文章节安排如下:第1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创新与不足。第2章是并轨合意缴费水平的国民财富效应相关理论。重点讨论了国民财富禀赋要素公平分配理论、养老保险合意缴费水平理论、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理论、养老保险的国民财富增长效应理论。各个理论之间层层递进,沿着合意缴费水平的设计理念,合意缴费水平的标准,合意缴费水平产生的国民财富效应为逻辑线路。第3章是并轨缴费的发展历程及合意性的目标。分析并轨双方缴费的发展历程,期间遇到的问题,以及养老保险并轨合意缴费水平的目标。第4章是养老保险并轨合意缴费水平。依据国民财富合理的人口分配格局和养老金精算平衡为原则,对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合意缴费水平进行模型设计和实证分析。依据国民财富在机关事业单位员工与社会相当人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为原则,对职业年金合意缴费水平进行模型设计和实证分析。第5章是并轨合意缴费水平的国民财富再分配效应。本章从国民财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视角出发,从两个维度展开分析:一是在保证当前养老金待遇水平不变或不过分降低的前提下,通过并轨及合意的缴费水平来扩大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调节的广度。二是缩小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就业性质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而提高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调节的深度。第6章是并轨合意缴费水平的财政支出优化效应。结合当前财政支出压力,通过三阶(不并轨、并轨、并轨合意缴费水平)情形下的财政支出实证测算,从当前和长远两个角度分析并轨合意缴费水平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财政支出的降低水平,分析并轨合意缴费水平为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提供的操作空间。第7章是并轨合意缴费水平对国民财富的增长效应。依据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结合当前供给侧改革降成本的需求,从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养老金的性质出发,分析养老保险并轨合意缴费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效应。寻求养老保险经济负担压力向积极经济拉力良性转化的有效途径。第8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结合全文研究的基本结论,提出积极深化养老保险并轨改革,适时适度向合意缴费水平调整,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现,健全养老保险缴费减免机制,优化养老保险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拓展筹资渠道,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