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晶钨塑性变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honghua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钨作为一种重要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Plasma Facing Material,PFM)在核聚变反应装置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解决其韧脆转变温度较高的缺点,提高强度和韧性,采用细化晶粒的方法已经成为主要趋势。晶体缺陷无疑对于钨在面向等离子体构件(Plasma Facing Component,PFC)中发挥稳定的性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空位和晶界以及温度对纳米晶钨力学性能和变形机制的影响。首先,选用了两种嵌入式原子势分别计算了钨的晶格常数、内聚能、弹性常数、空位形成能和表面能,通过与实验值相比较来验证其准确性,选择计算误差相对较小并且计算效率较高的改进型Finnis-Sinclair势用于本文的分子动力学研究。其次,分析了在不同温度下空位对纳米晶钨力学性能和变形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含空位纳米晶钨的变形过程表现为弹性变形、不均匀塑性变形、均匀塑性变形和颈缩四个阶段;起始塑性变形时,晶体表现出均匀切变,变形部分与未变形部分构成镜面对称的孪生变形的显著特点,模型表面上产生浮凸现象,孪生方向为(211)[111]。在77K和298K温度下,空位在晶体内部产生的畸变阻碍了切变的进行,提高了钨纳米晶的屈服强度;而在800K和1000K温度下,原子具有较高的能量,使晶体变形表现出软化效果,当空位的强化效果不足以抵消温度对屈服强度的影响时,而表现出屈服强度降低。温度越高,软化效果越强,表现为屈服强度显著降低。最后,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纳米多晶钨在298K、800K和1273K温度下的拉伸变形,结果表明试样经过弹性变形后,开始塑性变形,当内部出现复杂塑性变形后,晶界处开始出现裂纹源,随着裂纹扩展而发生断裂。分析晶粒尺寸与变形应力关系,结果发现两者符合混合Hall-Petch关系,即从15.18nm细化至11.61nm时,屈服强度升高,表现出Hall-Petch关系,继续细化至3.57nm时,屈服强度明显下降,呈反常Hall-Petch关系,因此临界晶粒尺寸可大致判断为11.61nm。通过对晶粒尺寸为3.57nm和15.18nm的多晶钨的变形机制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变形机制存在明显不同:晶粒尺寸小于临界晶粒尺寸的多晶钨在变形时首先发生晶界旋转来协调晶粒之间的变形,继而发生孪生变形、晶界发射位错,还包括结构相变;晶粒尺寸大于临界晶粒尺寸时,主要以晶界发射位错为主。温度影响着原子的热运动以及位错发射能力,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晶粒尺寸的多晶钨的屈服强度均表现为下降。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轧制变形工艺制备了单层纯镁和纯铝板材,采用轧制复合法制备了Al/Mg/Al三明治复合板,采用累积叠轧技术(ARB)在室温下进行不同道次轧制变形制备Mg/Al多层复合板材。采用光
伴随着外国坚船利炮的入侵,中国被迫开始学习西方的法律制度,并将“变法”作为救亡图存的一项重要手段,嗣后的清末修律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法制的先河。经过无数人的探索和努力,到
良好的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学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升。本文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童文学鉴赏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进
从工程实践中总结了在建设楼宇智能化系统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建设单位实施项目时参考。
当今纳米技术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各国也将纳米技术作为发展重点。但是,纳米尺度的研究不能直接感受,只能借助于更精密的仪器设备。原子力显微镜(AFM)作为一种高分
文章阐述了高校公务卡改革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高校推行公务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加大公务卡制度的宣传力度;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改善用卡环境;完善高校财务
目的:观察军事演习(军演)对某野战医疗队员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野战医疗队员5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心理压力反应问
目的探究华蟾素的抗肺癌活性。方法培养肺癌A549细胞,对华蟾素、环孢素-A(CsA)、萨菲菌素A(SfA)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后的细胞存活率、细胞死亡率、细胞凋亡率以及线粒体膜电位(MMP)
目的对妇科护理中患者的隐私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妇科患者50例,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隐私的认知存在差异;隐私泄露途径
近来遗传性间质性肾炎致病基因的研究取得一些进展,已发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肾单位肾痨(NPHP)致病基因20种。另外,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提出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