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当今经桡动脉入径(Transradial approach,TRA)已经成为大多数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首选入径,但受到患者本身掌弓循环状态及桡动脉分布和解剖变异的影响,约5-15%的患者无法完成TRA-PCI[1-4]。经尺动脉入径(Transulnar approach,TUA)最初被作为TRA的替代选择,现今TUA行CAG和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了证实[5,6]。术前行前臂动脉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前臂动脉情况,以利于术者选择穿刺血管。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术前前臂动脉超声检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入径选择中的意义。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五科就诊并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连续患者240人,所有患者拟行CAG和/或PCI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20)和对照组(n=120),试验组术前行前臂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桡动脉和尺动脉的直径、深度、血流及有无畸形,并进行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血管直径、深度对比。测量血管直径和深度时采用灰度模式,超声探头的位置与血管壁垂直,在桡骨茎突近端1-3cm内分别测量桡动脉的最大直径/深度和最小直径/深度,取平均值作为此段桡动脉的直径和深度。在尺骨茎突近端1-3cm内分别测量尺动脉的最大直径/深度和最小直径/深度,取平均值作为此段尺动脉的直径和深度。以彩色多普勒模式从桡/尺骨茎突近端1cm直到肱动脉进行扫描,了解血流情况,并观察有无血管畸形。将超声探头置于血管两侧,倾斜45°~60°的位置,测量血流频谱以了解血管是否狭窄。如果测量得到的频谱图为双相或者三相提示血流正常,不存在狭窄或闭塞。如果得到的是单相图谱,可能提示近端血管存在斑块或者狭窄。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建议术者选择直径较大、走形较直、无畸形、血流较好的血管作为穿刺入径。对照组患者则不进行上述操作,常规穿刺桡动脉,若桡动脉穿刺失败,按照先后顺序可选择同侧尺动脉、对侧桡动脉及对侧尺动脉。观察两组患者前臂动脉穿刺成功率(第一针穿刺成功并成功置入鞘管)、穿刺时间(从开始穿刺至成功置入鞘管所需时间)、穿刺动脉痉挛发生率及术后3天内穿刺点出血与血管闭塞的情况。结果:1临床基线资料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疾病分布、用药情况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试验组患者中(排除2例桡动脉闭塞和1例桡动脉/尺动脉严重迂曲的患者,n=117),平均尺动脉直径较桡动脉直径大(2.81±0.28mm vs.2.70±0.26mm,P=0.03),平均尺动脉深度较桡动脉深(7.42±2.74mm vs.3.71±1.28mm,P<0.01)。3试验组患者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60.00%vs.40.83%,P<0.01),穿刺时间较对照组短(180±58s vs.256±72s,P<0.01)。4试验组前臂动脉痉挛发生率较对照组低(3.3%vs.10.8%,P<0.05)。其中试验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5%vs.10.0%,P<0.05),而尺动脉痉挛发生率两组无差异(0.8%vs.0.8%,P=1.0)。5两组患者术后3天内穿刺血管的出血(2.5%vs.4.2%,P=0.722)及闭塞(0.8%vs.2.5%,P=0.622)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前臂动脉入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前行前臂动脉超声检查可发现血管畸形、严重狭窄/闭塞情况,有助于术者合理选择穿刺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术中血管痉挛的发生,并对术后穿刺血管出血及闭塞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在CAG/PCI入径选择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