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在南疆进行的棉花田间试验,对运用硝酸盐速测技术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及追肥推荐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叶柄硝酸盐测试为基础的氮肥追肥推荐技术体系,同时采用数码相机地面获取棉花冠层图像,结合植株测试技术,研究了将数字图像技术应用在棉花氮素营养诊断上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南疆畦灌条件下,施氮量不同会对棉花产量及部分产量构成因素造成影响,在0~300kg/hm2氮肥用量范围内,籽棉、皮棉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超过300kg/hm2时产量呈下降趋势。 棉花地上部各器官(叶、茎、蕾、花、铃)的干重和氮素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过高时,棉株地上部总干重反而较低;不同氮肥处理下干物质积累的趋势一致,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表现为前期以茎、叶营养器官生长为主,中后期蕾、花、铃干物质积累增长迅速;各器官氮含量随着棉花的生长发育均呈下降趋势,不同生育阶段各器官的氮素水平不一致,营养器官中,叶片氮素含量明显高于茎,生殖器官中,花蕾在蕾、花期氮素含量较高。 棉花花期、花铃期和铃期的叶柄硝酸盐浓度和施氮量、产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以此为依据建立棉花植株硝酸盐诊断的氮肥推荐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不同硝酸盐测试值所对应的氮肥追肥用量。初步确立花、铃期叶柄硝酸盐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0463mg/L、6901mg/L。 初步认为利用数码相机作为近地面遥感工具来监测棉花氮素营养状况具有可行性。经筛选,考虑将绿光值G、红光标准化值R/(R+G+B)、蓝光标准化值B/(R+G+B)和绿光与红光比值G/R作为棉花花期、花铃期和铃期的氮营养诊断参数。发现蕾期阶段冠层图像的四个绿光指标(G/(R+G+B)、G/L、G/R、G/B)能够快速、灵敏地反映棉花的氮营养状况。 应用地面数字图像技术与土壤植株测试技术结合进行棉花铃期氮肥推荐时,若冠层绿光与红光比值G/R值小于1.15此值则表示棉花供氮严重缺乏;当G/R值在1.150~1.160之间时认为这时棉株供氮不足,不能够满足棉花后期正常生长;G/R值介于1.160~1.180时表示棉花后期生长发育正常;铃期施氮量达到300kg.hm-2之后,G/R值<1.155表示棉花处于供氮过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