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皮质文物认知的不断提高,皮质文物藏品的种类及来源日益丰富,同时皮质文物病害现象日趋复杂多样,文物有效保存及保护现状改善面临着严峻挑战。所以,厘清影响文物藏品有效保存的相关因素,针对性的提出科学、规范的保护对策就成为了博物馆等文物收藏机构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内蒙古博物院在皮质文物藏品方面不仅有资源优势,而且在保护研究领域也开展了许多工作,获得了许多经验。因此,以内蒙古博物院院藏皮质文物的保存和现状作为论文研究的依托,分析影响因素、提出保护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代表性。本文以内蒙古博物院为例,运用实地考察、病害抽样调查并结合文献档案查阅、综合分析和统计等方法,对内蒙古博物院藏皮质文物及其保护做全方位阐释。首先,本文调查了皮质文物的数量种类、展览和库存环境、发生病害类型及比例、保护水平,基本明确了皮质文物的基本现状,同时对于院藏皮质文物的基本病害及其分布有了基本了解。其次,本文以前人零散的研究为基础,对皮质文物保存的多种影响因素加以概括和总结,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内因,即制作皮质文物自身原料的特性和皮质文物的制作工艺,对文物保存起决定作用;外因,皮质文物的保存环境因素如温湿度、光辐射、空气污染物、霉菌等,对文物病害有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与相关病害合理对应。最后,以皮质文物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对内蒙古博物院皮质文物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案例做总结和推广,同时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这些建议主要有:一,博物院在宏观政策上应对科研和日常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二,加强预防性保护,博物院内皮质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设施齐备,相关科研和环境治理措施需要进一步开展;三,针对文物的本体保护,院内在多年工作中积累的诸多经验,一些效果良好的经验可推广,同时一些其他优秀的本体保护手段也可借鉴。基于上述研究,一方面可推进内蒙古博物院皮质文物科研和日常维护工作的深入,另一方面也为国内和区内的中小博物馆的皮质文物保护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