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簇毛麦易位系T6VS·6AL及Pm21基因的育种利用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752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小麦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白粉病是由专化寄生菌小麦白粉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目前世界上对小麦生产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发掘有效的抗白粉基因、培育抗白粉病小麦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有效的措施。本实验室前期培育了含有广谱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簇毛麦易位系T6VS·6AL,是国内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使用的重要亲本。前期研究表明携带6VS的小麦品种在西南、西北麦区分布较多,而在江苏省内的应用状况未作调查研究。本研究征集了江苏省内和省外的一些小麦品系/品种,进行了抗性表型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分析6VS使用频率和抗性稳定性,可为生产上合理布局该基因提供参考。在对研究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考察时发现携带6VS的材料往往表现出穗子大、叶色深等与氮高效利用相关的特点,本研究对6VS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在6VS染色体臂上发掘与氮代谢相关的基因,同时还利用一对近等基因系检测了携带6VS的材料对低氮胁迫的反应。本研究还围绕Pm21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需求开展了携带Pm21种质资源的创制,包括Pm21与抗赤霉病基因Fhb1的聚合、Pm21的基因转化,创制了一批兼抗白粉病和赤霉病小麦种质资源和抗病转基因新种质。1.小麦-簇毛麦易位系T6VS·6AL在部分育成品系/品种中的应用研究对从江苏省内征集的275份区试材料和从其他麦区收集的28份材料进行白粉病抗性表型鉴定,同时对这些材料进行6VS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从其他麦区6个育种单位征集的28份材料抗白粉病材料,离体抗病性鉴定均显示抗病,PCR分析结果显示都含有6VS特异性条带。对江苏范围内收集的275份区试材料进行6VS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其中52份材料中含有6VS特异性条带,表明在江苏省内的抗白粉病区试材料中约有19%的材料中含有T6VS·6AL易位系。2.6VS上氮素利用效率相关基因发掘及其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氮素是植物体内重要物质的组成成分,是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首要营养因素,小麦-簇毛麦易位系T6VS·6AL易位系在外观上表现出穗粒大、叶色加深等特点。本研究对6VS上的氮素利用相关基因进行发掘,发现存在一个氮转运基因(NRT)家族,并且具有多个成员。本研究以T6VS·6AL/扬麦1588回交高代中的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为近等基因系为材料,采用高氮和低氮处理,通过比较叶色、株高、根长、苗鲜重和根鲜重等表型指标,发现处理前后携带6VS的材料其叶色较对照都较深,并且发现携带6VS的材料对低氮具有一定耐受性,地上部分的生长受影响较小。3.携带Pm21基因的种质资源创制白粉病和赤霉病是小麦的两个重要病害,小麦育种中往往需要兼顾两个病害的抗性。本实验室前期创制并广泛利用的92R系列种质资源虽携带抗白粉病基因但不携带抗赤霉病基因。为了能创制适合多个麦区应用的兼抗多种病害的种质资源,本实验室前人将含有Pm21基因和Fhb1基因的材料进行杂交,并利用多个主推品种进行复交,本研究对实验室创制的大量种质资源进行白粉病和赤霉病抗性鉴定,同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子标记鉴定,创制了 21份兼抗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种质资源,为小麦抗病遗传育种提供了有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转基因育种与传统育种相比具有高效、精准的优势,Pm21基因已被克隆,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该基因导入更多的遗传背景,可促进其基因工程应用。然而,基于组织培养的转基因技术受基因型的影响较大,限制了目标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应用。本研究引进了农杆菌胚芽鞘注射法,以南农06Y86为材料、以GV3101农杆菌为供试菌液,比较了不同参数下的转化效率,发现胚芽鞘0.5-0.7cm、农杆菌浓度为0.9-1.2 OD,均可实现基因的转化。利用该方法,对济麦22、矮抗58、宁麦9号、扬麦15等不同基因型进行了Pm21基因转化,初步获得了宁麦9号的抗白粉发病转化植株,但是仍需要利用更多的基因特异性引物和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引物进行进一步分子鉴定。
其他文献
几何造型主要研究在计算机环境下几何模型的表示与设计,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和制造领域中重要的基础研究方向。当前工业制造中几何模型表示的标准是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然而,由于张量积拓扑结构,NURBS在表示复杂几何模型时具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T样条是一种新型兼容NURBS的自由曲面造型表示技术。由于克服了NURBS的多个重要的局限,T样条自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为了使国内
期刊
环境中砷污染普遍存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水体或土壤砷超标问题,长期接触或暴露在含砷超标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铁基材料由于价廉易制、表面位点多、对砷亲和力高等优点常用于砷污染修复。施氏矿物是自然存在于酸性矿山废水中的一种铁基材料,对As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对比了施氏矿物和其他铁基材料对水溶液中As(Ⅲ)的吸附能力,并通过对双氧水或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合成施氏矿物过
学位
谷物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能够为谷物流通环节中的品质信息获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有利于发挥谷物的经济价值。本论文在比较国内外多种谷物品质现代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基础上,采用了适用于谷物内部品质检测的近红外分析方法,分析了近红外设备的工作原理,确定了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设计了便携式设备的光学系统及控制系统,通过了设备性能测试及定标评价试验,研制了一套便携式近红外谷物品质检测设备。研究成果为谷物品质信息快速
学位
随着抗生素在我国畜禽养殖行业的普遍使用,使得水环境中残存抗生素含量日益增加,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巨大的威胁。抗生素废水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类污染物,其具有成分复杂、难降解等特性。因此,需要寻求一种高效、低成本去除抗生素的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中Fenton氧化技术因其操作方便、效率高以及环境友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抗生素的去除。为了改善传统Fenton氧化技术存在的不足,类Fenton氧化技术相继被
学位
现阶段我国养殖业的植物蛋白原料短缺,且豆粕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开发新型植物蛋白原料势在必行。文冠果(Xanthoceras sorifolia Bunge)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在我国多地区均有栽培。文冠果种仁经榨油处理后的粕,其蛋白含量与豆粕相当,且同样含有18种氨基酸。但目前鲜有文冠果粕应用于动物生产的报道。鉴于此,本文以文冠果粕替代饲粮豆粕,研究文冠果粕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产性能和
学位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高含水率和富集的大量环境污染物成为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两大制约因素,因此同步去除污泥中水分及部分污染物成为污泥资源化研究重要的目标之一。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已被联合国列为六大环境问题之一。污泥作为ARGs的重要储存地,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较
学位
随着土壤盐碱化程度加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已成为威胁水稻生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种子萌发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受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影响较大。研究盐害和干旱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快速萌发和成苗的分子调控机制,挖掘调控种子萌发期耐盐和抗旱相关基因,对于培育耐盐和抗旱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已测序的168份水稻种质资源(自然群体)作为研究材料,检测正常条件、盐胁迫和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
学位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是一种重要的全球粮食、能源和饲料作物,与马铃薯、甘薯并称世界三大薯类作物。木薯块根收获后,在室温下不易于贮藏,1-3天就发生变质,在木薯块根的表皮和内部出现青褐变,叫做木薯采后生理腐烂(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PPD)。PPD严重损害了农户
学位
绿豆(Vigna radiata L.,2n=22),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绿豆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的豆类作物,其种子可供食用,发芽后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近年来绿豆的消费需求量逐渐提升。荚粒数是绿豆重要的产量性状,作为一个数量性状,其受到基因表达、激素水平及外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然而控制绿豆荚粒数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前期研究中,通过
学位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及油料作物,且在我国各省份都有较为广泛的种植。研究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大豆育种以及大豆驯化的过程都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421份来自不同地理位置的大豆种质资源的群体为研究材料,构建大豆重测序文库。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关联分析的群体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研究群体SNP基因型,构建亲缘关系K矩阵,群体结构Q矩阵。通过TASSEL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对大豆豆荚色等六种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