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被认为是下一代平面显示的有力的候选者和固态光源。在全色显示中,红、绿、蓝光作为三原色尤为重要。近年来,报道了许多有关红光和绿光的OLEDs材料。由于蓝光材料自身存在大的能隙,对其研究进展缓慢。因此,近年来,得到高性能的蓝光材料及构筑发射蓝光OLEDs成为研究的热点。从最简单的单层器件逐渐向多层器件,从掺杂器件逐渐向非掺杂器件结构过渡。发射层的材料也逐渐由功能单一化向集发光团、电子传输和空穴传输功能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化发展。因此,设计并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蓝光发射有机材料及器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商业意义。本学位论文以得到能够发射蓝光的共轭有机分子及构筑相应的器件为目的,设计合成了两类(小分子型和聚合物型)6个能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质、电学性质、热稳定性和器件性能。本学位具体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简述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设计思路,并提出本论文的设计思想。第二章,合成了两个以芘环为主发射团,分别连有空穴传输基(咔唑环)和电子注入基(噁二唑环)的小分子型蓝光发射化合物。光物理性质的测试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发射峰在430~440nm之间,是典型的蓝光发射区域。这两个化合物都表现了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高的发光效率。电化学测试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能够较好的吻合。它们的色坐标分别为(0.17,0.11)和(0.16,0.15)。以它们为发光层所构筑的器件性能测试表明,这两个材料都符合蓝光发射材料的技术参数,由于它们不同的电子分布,咔唑环连接的芘材料化合物(BCP)具有更优良的光电性能。第三章,设计合成了四种新的π共轭聚合物,分别是由9-苄基-9H-咔唑、苯、蒽、芴和8-甲氧基喹啉结构单元组成的聚合物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本章中,我们研究了以8-甲氧基喹啉为电子传输和发光基团、咔唑为空穴传输基团多功能集一体的聚合物PCQH的光电性能。聚合物PCQH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295℃,玻璃化温度250℃)。荧光发射峰在440 nm左右,荧光量子产率(三氯甲烷中)为81%。与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电子传输性能。电化学性质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相吻合。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可以作为潜在的蓝光发射材料,下一步将开展本聚合物的器件构筑以及其它几个聚合物的性能测试。第四章,总结与展望以及下一步的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