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视角下我国城市(城镇)集合住宅地震防灾对策之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c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有关地震灾害下建筑防灾减灾的研究便犹如雨后春笋般开展与涌现出来。纵观相关文献,在肯定其起宏观指导作用的同时,不免发现其中相当内容的空洞与无法直接指导具体实践的弊端,并且基于结构问题为出发点的研究的比例非常大。文章试以建筑学视角,并且将视线集中于特定的建筑类别——住宅建筑,对地震防灾对策之论题展开研究。期望从“5.12”大地震重灾区绵竹市的主城区剑南镇三个集合住宅实例中,掌握一些当地的集合住宅及当地灾民的一手基本资料及数据,为既有集合住宅的逃生硬件系统提供一种较完善的可操作性策略和评价系统;为我国现行有关防灾的设计规范之检讨、补充、完善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为防灾教育和逃生训练提供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从而成为一种地震防灾对策,未雨绸缪,使建筑学专业在此领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并最终达到将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目的。本论文从四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第1章)——论文绪论部分。为研究问题的提出。从社会背景出发阐明了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明确确立研究对象,简述介绍国内外对相关议题的研究状况,制定出本论文研究展开的方法及结构脉络;第二部分(第2章)——论文前述部分。对论题所包含、涉及到的“地震灾害”、“集合住宅”、“防灾对策”三个层面内容进行解析,为文章后续的重点部分作铺垫。第三部分——(第3章—第5章)论文重点部分。分别对集合住宅区、集合住宅楼、集合住宅户内三部分的地震防灾策略逐一进行研究与探讨。其中集合住宅区、集合住宅楼范围的论述涵盖空间、平面的布局、组织,逃生通路,避难场所,立面、造型,材料,设备器材等诸多内容。而集合住宅户内部分的探究则涉及到更细致的层面,以入户调研所获取的资料为例,分析户内的逃生路径,家具、陈设布置方案,及由此产生的避难决策,从防范与规避两方面制定防灾对策;第四部分(第6章)——第三部分的补充与扩展。从地震防灾设计规范及公众防灾意识两方面对软件方面的防灾策略进行阐述,以期建筑学科范畴的防灾策略体系的完善;第五部分(第7章)——论文的结语部分。整理出调研中发现,但在第三部分不便做系统归类、重要的问题,以补充与完善;以及对集合住宅建筑防灾研究的展望与憧憬。期许以此为起始点和契机,继续深入、完善地震灾害下城市(镇)集合住宅防灾对策的研究并展开更多的类似类型的探索,也为后续更加持久、复杂的工作提供些许启发与参考。
其他文献
论文从建筑空间可达性与可理解性量化分析的层面,将空间句法中相关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化地归纳和疏理,进而以“可见性分析”、“组构分析”以及“空间可理解性分析”这三个基本原
学位
近十几年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于空前高速发展时期,城市中商品住宅的开发和建设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展开。在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高层住宅建筑在节约用地、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人们的需求已从物质生活发展到人的精神需求层面,人居环境已成为目前的焦点问题。在住区建设的发展道路上,居住区户外活
本文以大舍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实践和设计手法为例,展开对空间关系原型建筑实践的研究。总结了相关理论文献的研究基础和建筑界对大舍实践的感性评价。从现代建筑类型学的角度,理
在研究中国建筑史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就是遗失建筑过多。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年代久远的建筑没有留下确切的资料和直观的形象,只剩下近乎废墟的遗址。秦汉代以前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很难用“经济”、“实用”、“美观”等有限的标准来审视当今时代的建筑,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注重建筑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而非物质满
随着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西南地区城市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空间发展将面临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城市空间外部扩展的需求与西南山地城镇建设
作为我国数目巨大的不可移动文物当中的一类,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一直是我国文物保护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建筑保护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取得了不少成果,也
在近年来蓬勃的文化发展洪流中,一大批已建成使用的文化建筑着手进行改建和扩建工程,以自我的调整求得发展的新机遇。建筑师们以新旧结合中凸显的异质元素为出发点,完成了许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