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频编码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各种视频应用和视频服务的基础。国际上视频编码标准主要有两大系列:ITU(最初是CCITT)针对低码率视频通信制定的H.26x系列视频编码标准和ISO/IEC JTC1针对多媒体数据存储制定的MPEG系列标准。从1988年到2006年,视频编码经历了近10个标准。目前最新制定的视频编码标准是由ISO和ITU建立的联合视频工作组(Joint Video Team,简称JVT)制定的JVT视频编码标准,它在ISO中的正式名称是MPEG-4标准的第十部分,在ITU中的正式名称是H.264。H.264标准是一个面向未来IP和无线环境下的视频压缩标准,其在视频压缩比方面比目前所有的视频压缩标准都要高。但是这种压缩比的提高是以增加算法复杂度为代价的,导致了其编码速度变的极慢,限制了该标准在实时环境下的应用。因此,如何在保证其高压缩比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其编码速度就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Internet的诞生和快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也令沟通与信息传递方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相互融合,图像、视频等大数据量的多媒体内容在网络上传播需求日益增长。近几年,随着多媒体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以及支持多媒体通信的一些新协议如RSVP、RTP/RTCP、RTSP、MMS等的出现,IP网络承载多媒体业务方面的能力已经有相当大的进展。如何在各种网络环境下快速、可靠的传输视频数据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论文的工作针对这两个当今信息技术的研究热点展开。首先,在分析及研究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的基础上,利用宏块自身的特点和其时间、空间的相关性来判断宏块应该采用的编码模式,从而提前得到该宏块的最佳编码模式,新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原标准算法中穷举式的复杂算法,在压缩码流只有少许增加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提高了帧内及帧间编码的速度。同时,该方法保持了原有标准的码流结构,保证通用的解码器可以解码;另一方面,本论文在基于局域网的环境下,利用具有良好传输质量保证的TCP/IP协议构建了点对点的视频传输系统。本系统在内部局域网中具有较好的效果,避免了采用RTP/RTCP协议构建系统的复杂过程,并且保证了很好的传输质量。同时,该系统的搭建,有利于从主观上验证前面优化的算法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