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与背景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由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共同介导,又称为对称性多神经根炎或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上升性对称性麻痹、四肢软瘫,以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损伤中起到启动、维持和调节的作用,细胞因子在GBS及其动物模型ENA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经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免疫性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是由促炎性细胞因子及抑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Th1/Th2型细胞间平衡的改变造成的。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是最近发现的IL-10细胞因子家族中的成员之一,NK细胞、γδT细胞、LTi细胞、Th17细胞、Th22细胞均可产生IL-22,其中Th17细胞是一种CD4+T效应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L-17A、IL-17F、IL-22,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小鼠模型(EAE)中,IL-17mRNA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升高,IL-22及IL-17在多种体外试验及动物模型中被证实可相互协同,共同参与促炎性免疫反应,同时,在肿瘤细胞中,IL-22可诱导结合珠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α1抗胰凝乳蛋白酶等急性反应期蛋白的产生。白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是IL-1细胞因子家族中的成员之一,IL-37在巨噬细胞或上皮细胞内表达,可以抑制TLR诱导的促炎因子IL-1α、IL-1β、IL-18、IFN-γ和TNF-α的产生、释放以及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活性,也可以促进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从而有效的抑制免疫应答。此次研究通过检测GBS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IL-22及IL-37的浓度,探讨这两种细胞因子在GBS发病及转归的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为新的GBS治疗方案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资料和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GBS患者共51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8~74岁,平均(42.00±18.23)岁。所有入选的GBS患者均经过我院神经内科两名以上医师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专科体检、肌电图检查及脑脊液检测,检查结果符合Asbury等于1990年制定的诊断标准,然后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Hughes评分来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Healthy Control,HC)者31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8~66岁,平均(40.61±18.23)岁。抽血前无手术史、免疫治疗史,无感染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实验组和对照组年龄及性别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采血前,每位健康人及患者需禁食、禁水10小时以上。在第二日清晨抽取肘静脉血3ml,随后置于真空采血管中(无抗凝剂),放入-80℃冰箱备用。GBS患者组均于急性期(起病l~14天)和恢复期(起病30~60天)分别采集肘静脉血标本。健康对照组仅采集一次静脉血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中IL-22和IL-37的水平。采用SPSSl7.0软件包处理所有数据,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定量资料。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定量资料的比较,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两组定量资料的相关性,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定量资料的比较,随后采用组间比较(LSD检验)法,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GBS患者组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血清IL-22水平的比较:GBS患者组急性期血清IL-22水平(110.70±24.37)ng/L较恢复期(78.32±11.68)ng/L显著升高,P=0.001;较对照组(75.62±15.00)ng/L显著升高,P=0.000;GBS患者组恢复期血清IL-22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仍较对照组升高,P=0.030。2.GBS患者组恢复期、急性期与对照组血清IL-37水平的比较:GBS患者组恢复期血清IL-37水平(84.38±6.67)ng/L较急性期(62.80±9.29)ng/L显著升高,P=0.004;较对照组(57.82±16.11)ng/L显著升高,P=0.000;GBS患者组急性期血清IL-37水平虽较恢复期降低,但仍较对照组升高,P=0.039。3.GBS患者急性期血清IL-22及IL-37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GBS患者急性期血清中IL-22水平与Hughes评分显著相关,r=0.803,P=0.001;GBS患者急性期血清中IL-37水平与Hughe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246,P=0.082。4.GBS患者恢复期血清IL-22及IL-37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GBS患者恢复期血清中IL-22水平与Hughe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029,P=0.839;GBS患者恢复期血清中IL-37水平与Hughes评分显著相关,r=-0.766,P=0.000。5.各类型GBS患者急性期血清IL-22及IL-37水平的比较:脱髓鞘+轴索型GBS患者急性期血清IL-22水平(141.13±23.45)ng/L较轴索型(108.41±9.25)ng/L升高,P=0.002,较脱髓鞘型(90.45±3.62)ng/L显著升高,P=0.000,轴索型GBS患者急性期血清IL-22水平较脱髓鞘型升高,P=0.004;脱髓鞘+轴索型、轴索型、脱髓鞘型患者急性期血清中IL-37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98P=0.054。6.各类型GBS患者恢复期血清IL-22及IL-37水平的比较:脱髓鞘+轴索型、轴索型、脱髓鞘型患者恢复期血清中IL-22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73P=0.626;脱髓鞘型GBS患者恢复期血清IL-37水平(90.10±3.72)ng/L,较轴索型(84.44±3.06)ng/L升高,P=0.010,较脱髓鞘+轴索型(75.52±3.30)ng/L显著升高,P=0.000轴索型GBS患者恢复期血清IL-37水平,较脱髓鞘+轴索型升高,P=0.005。结论1.IL-22在GBS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推测IL-22可能参与GBS免疫应答。GBS患者急性期IL-22水平较恢复期升高更显著,考虑IL-22可能主要在免疫应答起始阶段起促炎作用。2.IL-37在GBS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考虑IL-37可能参与GBS免疫应答。GBS患者恢复期IL-37水平较急性期升高更显著,考虑IL-37可能主要在疾病恢复期起抑炎性作用。3.IL-22在GBS患者急性期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IL-22水平越高,病情越重;IL-37在GBS患者恢复期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IL-37水平越高,病情越轻。4.GBS患者急性期IL-22升高可能参与髓鞘脱失及轴索的损害,其显著升高可能提示预后不良,GBS患者恢复期IL-37升高可能参与髓鞘及轴索的修复,其显著升高可能提示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