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的位置匿名算法的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erryli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带有全球定位装置的手机等移动设备使用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 LBS)。用户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对隐私和保密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仅仅对用户信息加密已经不能保证用户隐私的安全,有时查询本身可能就会泄露用户的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因此,位置隐私保护技术成为了当前基于位置的服务中隐私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位置隐私保护技术通过对用户的位置进行匿名和模糊,确保用户隐私信息的安全。现有的位置隐私保护技术大多采用中心式结构,使用中心匿名服务器对用户进行匿名,但中心匿名服务器很容易成为性能的瓶颈和集中攻击的目标。近年来有研究人员提出将P2P (Peer-to-Peer)模式引入位置匿名算法,使得位置匿名算法摆脱了对中心匿名服务器的依赖,并能够利用P2P网络中邻居节点的已知信息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和模糊。但已有的基于P2P的位置匿名算法在效率和安全性上都有不足。本文通过对已有位置匿名算法的研究,最终选择在P2P结构下利用其他用户的信息完成位置匿名。这样既能够满足用户对效率的需求,也能够保证用户的隐私安全。本文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和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P2P和动态网格的位置匿名算法(Location Cloaking Algorithm based on P2P and Dynamic Grid, LCAPDG)和一种基于P2P和静态网格的位置匿名算法(Location Cloaking Algorithm based on P2P and Static Grid, LCAPSG)。这两种算法都使用网格来划分由LBS服务提供的空间,并使用网格ID来隐藏用户的精确位置,寻找满足用户隐私需求的匿名区域。动态网格在定位过程中根据用户匿名度及用户数量等因素动态的调整网格的大小,最终把用户所在网格作为匿名区域。而静态网格则一次性确定网格大小,由多个用户所在的不同网格共同组成匿名区域。实验对本文提出的算法和已有算法进行了比较,发现本文提出的两种算法在匿名成功率、平均匿名时间、平均匿名距离等性能方面都存在一定优势,同时能够有效降低针对P2P的k匿名区域中心攻击成功的概率,且不暴露任何用户的精确位置。
其他文献
全球Internet业务一直在飞速的增长,从而引起了IP数据业务对更高带宽的需求快速增加。近几年来,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的进步使得一根光纤上能够承载上百个波长信道,传输带
排课问题是涉及班级、教师、教室等因素的决策优化问题,也是组合规划中的典型问题。在自动排课系统中,处理排课问题所用的算法处于核心地位,由于排课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寻找这
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高维数据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涌现,如天文望远镜所收集到的数据,Web文档,多媒体数据以及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基因数据等等。总的来说,这些数据都
字符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手写字符识别的应用需求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经过长期的工作,脱机手写体字符识别的
当今世界高速铁路迅速发展,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在保障铁路安全运输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如何将大量的运行列车的实时状态数据及时传送到地面监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图书文献服务内容和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以网络为载体数字图书文献资源改变了传统纸质图书文献的查询及借阅方式,“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悄然进入
本文在以RBAC模型为主的访问控制模型基础之上引入时间约束,文章主要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在时间元素、时态关系以及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上,
在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作为目前标准最统一、最具发展前景的标签交换技术,它在解决网络的扩展性、实施流量工程、同时支持多种要求特定QoS保障的IP业务等诸多方面具有独
近来,小体积、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有了快速的发展。为了方便快速地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使得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