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海经》是记载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文献,全书的主要知识内容于战国时期便已成型,其中包含着先秦初民关于世界起源、天文历法、自然气象、文化发明、历史世系等方面的认识。然而此书的内容性质又在历史上存在着多种迥然不同的判断,或以之为数术、或以之为地理、或以之为古史、或以之为小说,不一而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山海经》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而是其中神话知识的接受者,基于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或思想意图,对此书的内容作出了各不相同的理解和阐释。但也正是在这关于《山海经》的漫长争议中,可以解读出古代神话在整个中国知识史中的不同位置及演变轨迹。本文首先在厘清神话概念的前提下,对《山海经》神话的本来面目及其背后的知识体系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借鉴《天问》、《子弹库帛书》、《勒俄特依》等资料,对神话由口头传统转向书面传统的历史转变进行了大胆还原。其次,本文通过《山海经》与邹衍学派思想、《逸周书·王会》、《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作品之间的比较,对西汉刘歆校订《山海经》前此书的传承与接受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与介绍;在将《山海经》接受史上溯至战国时代的同时,又创新性地将此书的接受轨迹划分为“天人相通的神圣世界”、“日常生活的客观世界”、“鲜为人知的外部世界”这三种路径。由此,将谶纬符应、汉魏辞赋、《水经注》、《博物志》、郭璞《山海经注》、唐宋官修类书等作品都纳入相应的接受轨迹,并对《山海经》在各个时代知识体系中逐渐边缘化的不同轨迹予以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在文人士大夫的视角之外,发现了以明清日用类书、图像出版物以及通俗小说为代表的平民接受视角。这些明清市民阶层所催生的文化消费品既使得《山海经》知识焕发新生,又使得原本的神话知识改头换面为“海外赢虫”“山海异物”,渐渐成为“虚构的”、“怪异的”小说。纵观《山海经》接受史,它所勾勒的其实就是先秦神话在整个中国知识史中发展演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