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传统社会,旌表制度历来就是封建王朝十分重视的一项表彰制度,清朝也不例外。清朝前期,旌表制度逐步确立,从请旌程序、旌表对象,到旌表内容、旌表奖赏标准,皆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区别于前代并有自身特色的旌表体系。晚清时期,清政府处于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为了维护统治,晚清政府依据时势变化,对已有的统治政策进行了调整,旌表制度亦在调整之列。旌表制度的调整变迁,与晚清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晚清战事频发,为了安抚人心,重树忠节榜样,清政府以太平天国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为契机,对战争中的殉难人员,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旌表优恤活动。清末的预备立宪,又带动了中央官制的改革。礼部在改革中变化最大,其原有的掌管旌表事务的权利最终为民政部接管,这项变动是旌表制度的一大变迁。海外华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是易被忽略的群体。晚清时期,随着海外华人力量的不断增长,这一局面逐步被打破。晚清政府对海外华人越来越重视,并且开始将旌表节孝的大门向其敞开。此项变迁,使得海外华人终被纳入到清朝的旌表制度体系中,意义深远。清末修律过程中,法律条文的改动又使得旌表节烈受到了威胁。期间发生的“礼法之争”,最终仍以晚清政府为了维护礼教风尚,而对新修律例加以多方限制结束。晚清时期,旌表制度的调整,其变迁的特点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旌表制度始终是晚清政府用来维护礼教风尚和强化道德教化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为旌表制度的具体细节变动,更多的是晚清政府为了多方筹集款项和解决财政困难而定。总之,晚清时期旌表制度的变迁与其前期相比,呈现出了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