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的质量评价涉及的要素众多,因此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因子非常重要,选择的评价因子越符合当地实际其耕地地力评价结果越准确。目前国内耕地地力评价的方法统一采用农业部推荐的“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该系统在层次分析、模糊数学等数学基础上,利用隶属度函数对耕地地力评价因子进行描述。但是由于区域性内立地条件、土壤管理等因素的差异,隶属函数参数也存在区域性差异,迫切需要对不同区域的评价因子进行合理的筛选。以适应不同区域耕地地力评价的需要。同时“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耕地地力评价采用的隶属函数是以江苏省仪征市的模型建立的,隶属函数的参数不能很好的与不同区域的数据拟合,这也影响了耕地地力评价的精度。
本课题组自2005年开始一直参与安徽省耕地地力评价项目,完成了安徽省30多个县市区的地力评价工作。我们汇总了我省不同区域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并根据及安徽省农业区划的皖北平原、沿江平原、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地区五个区,综合各县市区实际应用的指标体系,归纳得出适合不同区域的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函数拟合法对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参数进行调整。
通过研究,我们初步建立适合安徽省不同区域的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皖北地区选择了地形部位、有机质等18个评价因子;江淮地区选择了质地、排涝能力等20个评价因子;沿江平原选择了地貌类型、成土母质等21个评价因子;皖西大别山区选择了坡度、坡向等18个评价因子;皖南山区选择了坡向、质地等17个评价因子。并通过实测数据对原隶属函数的参数进行拟合,修正了不同区域的耕地地力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使其符合地方特色,提高耕地地力评价的结果的科学性、可比性,并对今后我省其它县区的评价工作有实践有指导意义,也为将要开展的区域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