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K?——权力观念与卡夫卡小说中的人物命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夫卡的作品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奇特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不拘泥于现实的束缚。在这个文字的世界里,卡夫卡纵情地将事物扭曲变形以致于不合情理地肆意地在时间、语言甚至逻辑中制造混乱,以致于读者深感难以把握,因而谓之为语言的迷宫。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严肃的作家,作为一个深受犹太教精神浸染的犹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深厚哲学底蕴的法学博士和一个特立独行的思考者,卡夫卡无疑是努力地在他的为数不多的寓言式的作品中表现他对于权力、威权、惩罚、规训、道德、法律、仪式、控制甚至毁灭之间的关系的深刻地思考。 法律的合理性以及惩罚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呢?道德的压力以及刑罚本身具有什么意味呢?是什么赋予《城堡》中的伯爵无上的权力的呢?而又是什么力量逼迫《在流刑营》中的军官选择用机器杀死自己的呢?可以说,卡夫卡的作品不仅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不能仅仅在文学的框架内对它做有限地解读。卡夫卡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一部关于权威、惩罚、规训、道德、权利、仪式、控制与毁灭之间关系思考的思想寓言,是典型的具有巨大社会学意义和人文关怀的思想巨著。 对于这样一位思想深刻的作家,我们应该从或者能够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呢?笔者曾多次尝试使用比较文学的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却感觉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之后在一些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的启发下,开始尝试从惩罚及权力关系的角度解读卡夫卡。本文中笔者着重分析(i)卡夫卡人物命运的模式;(ii)这些模式的区别;(iii)引起卡夫卡人物命运变化的权力的种类与它们的运作方式以及(iv)卡夫卡本人短暂的一生中权力观与惩罚观的变化。
其他文献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最基本的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障,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整个班级的成长以及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关系到
期刊
在中国现代文坛,徐訐是一个相当独特的存在。从上海沦陷区的光彩夺目到随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尘封,这位一度被大陆文学史“遗忘”的作家显得如此神秘。本文以徐訐本人的人生经历和
当下中国的文化语境宣布了朦胧诗的退场,在时代转型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诗人们在对传统诗歌观念提出质疑的同时也纷纷投入到诗歌的探索和实验中。于坚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在努力寻求